俞樾
【赏析】: 这首诗是《唐风·无衣》的一首仿作。全诗共八句,每句都以“尔”字开头,这是《无衣》中常见的格式。 第一、二句写军队出征时,百姓纷纷前来送行的情景;三、四句写官吏们对草莽出身的官员们的轻视和嘲笑;五、六句写这些官员们得到皇帝的赏赐后,却只把银子送给了他们;最后两句写官员们得到了这样的赏赐,便更加卖力地工作。 这首诗的作者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正义的追求
【注释】 张弛:指张志和。张志和号渔人,唐代诗人,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杭州灵隐寺前香炉峰下有其墓。 道似弓:指道家的学说如同拉满的弓箭一样,随时都能发射出去。 衰翁:年老的读书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以“梦中”为线索,写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受。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是一首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 开头两句是说,张志和的学问就像拉满的弓一样,随时随地都可以发射出来
闻戒篇 我家在乌山下,尚有几间房屋。此邦已喧闹,不如归故山。 停船柴门外,迎者是双白鹇。室中旧木榻,门上新铜锾。 奴在山之麓砍樵,婢在溪之湾钓鱼。东家收割稻谷去了,西家采摘菱角回来。 这时候新谷入仓,农务正好闲暇。家家户户请我吃饭,村酒盛满花蛮美酒。 很怪避地客人,日复一日来叩关。已听说朝廷征召虎,未见朝侯狦。 叹息不再多话,我将在田间休息
注释: 1 发奋英雄喜自强:这句话中的“发奋”意味着努力,而“英雄”指的是有抱负的人或者勇士。“喜自强”则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自我加强的意愿。 2. 各自提封各连坊:这里提到了“提封”和“连坊”。在古代,“提封”通常指代一个地区或者领地,而“连坊”可能是指连接各个坊巷的街道。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每个有志之人都在各自的领地内,通过努力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3. 道路不通商断绝
俞樾的《题三女史诗草》是一首充满才情和情感的作品。接下来将按照要求逐句翻译并注释: - 诗句翻译: 1. 如此清才得未尝:如此杰出的才华从未有过。 2. 一篇自感费评量:一篇作品让我深感自己的评价不足。 3. 碧翁果否安排定:翠微翁(可能指作者自己)真的被安排好了吗? 4. 能以侯光配孟光:我是否能与侯光(可能指某个人物或概念)相比肩,如同孟光一般美丽。 - 诗句注释: 1.
【注释】 1、九:这里指“九重”,指天子。 2、天心:上天的心意。 3、六龙:古代神话传说,天帝有六个龙子,各主一方,故称。 4、八百诸侯:指天下诸侯。 【赏析】 《病中呓语九首》是元代诗人元好问的组诗作品。此诗作于其晚年,反映了作者对朝廷政治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全诗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皇帝驾崩后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触斗相争年复年,天心垂爱亦垂怜 天帝争斗不断,皇帝驾崩
【注释】 1. 华胥:古代传说中的理想国,在华山脚下。 2. 偃武修文:停止战争,注重文化教育。 3. 璧水桥门:比喻礼教的教化之地。 4. 山严野壑:指山高路险,到处是自然风光。 【赏析】 这是一组描写隐居生活的诗。诗人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理想的隐居图画,表达了作者追求隐逸生活的情趣。 首句“人间锦绣似华胥”,华胥,传说中上古帝王之母,即伏羲、女娲之母,这里比喻理想国,也暗指仙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内容分析其表现手法及效果,最后指出情感态度,并赏析。“历观成败与兴衰,福有根由祸有基。”诗人用“历观”二字概括自己对古今成败兴衰的观察,认为一切皆有规律可循:“福有根由祸有基”。“根由”指事物的根基,“祸有基”指祸患的根源
【注释】 “无端”:没有理由,无缘无故。“平民”:古代指地位较低而生活清苦的百姓。“收”:收拾、整理。“纲常”:封建礼法和道德规范的代称。“大家齐作自由人”:大家都成了自由的人民。 【赏析】 这首诗写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是作者苏轼在病中所作,是他政治思想成熟的标志。 第一首,开头两句说:“没有什么理由地议论起平民,从此人间事事更新。”这是说,作者认为
注释: - 题三女史诗草:诗草,是诗人创作的诗歌作品。题,就是为某事或某个主题而写的文章标题。 - 自定伤心小集名:指诗人为自己的诗作集起名为"伤心集"。伤心,表示悲伤;小集,表示诗集。 - 岂以外成忘一本:岂,疑问词;外,外部的事物、现象;成,形成;本,本来的面目。意思是说,诗人不应该因为外界的影响而忘记自己的本来面目。 - 诸姑伯姊也关情:诸姑伯姊,是指妻子的兄弟姐妹们。关情,表示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