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樾
【诗句释义】 大勇在安民,运际中兴出名世:这里用“大勇”比喻曾国藩的雄才大略,能够安定人民,使国家中兴。“运际中兴”指的是曾国藩所处的时代,国家正在经历中兴时期。“出名世”意味着他的名字和成就将永垂不朽。 小春欣遇闰,天教两度祝延龄:这里的“小春”指的是闰月,古代农历中的一种月份,用来调整年份的天数。“天教两度祝延龄”表示上天特意让他度过了两个闰月,以此来庆祝他的生日
【注释】 莫愁湖: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胜棋楼:在今南京城内,相传是三国时东吴吕蒙所建。芙渠:荷花的茎。卢家庭院:指唐代诗人卢纶的别墅。玳瑁:一种珍贵的硬壳甲鱼,这里指雕梁画栋。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面。 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押仄声韵。第一句“占全湖绿水芙蓉”,写湖面风光;第二句“胜国君臣棋一局”,写古战场的遗迹和当年君臣对弈的情景
诗句释义 1. 距花朝五日 - 花朝通常指农历二月初二,即春天的节日。这句诗中的“距花朝五日”意指距离花朝节还有五天。 2. 开萱寿八旬 - 萱草在传统文化中常常象征母亲,而“八旬”是八十的古称,表示年龄八十岁。这里指的是祝寿的人年纪已经八十岁。 3. 吴下刚翻新菊部 - “吴”可能指的是苏州,古代以吴地为名的地方。这句话的意思是苏州地区刚刚庆祝完菊花节。 4. 酌春酒三杯 -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 1. 诗句解读与译文:“五百年名世之才,上纬天维、下理地轴”: - 注释:五百年,表示李鸿章的名声历经了五百年的时间。名世之才,指的是他的名字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上纬天维和下理地轴,分别指代了他在政治(上)和军事(下)两方面的伟大成就。 - 译文:经过五百年的磨砺,你的名字已经名垂青史,你在政治上如天维般高悬,在军事上如地轴般稳固。 2. “七十载从心所欲
这首诗是一副为贺潘曾玮六十双寿的对联,下面是逐句释义: 1. 相门硕望,郎署清才,功德在珂乡,骥子龙孙能济美 - 相门:形容家族世代有德行和声望。 - 硕望:指高尚的声誉或威望。 - 郎署:古代官员的官职。 - 清才:指清廉的才能。 - 功德:指积德行善。 - 珂乡:指美好的家乡,比喻福地。 - 骥子龙孙:指有出息的子弟或者后代子孙。 - 济美:助人成就美好之事。 2. 一阳将生,六旬初度
【注释】: 贺李鸿章母亲八十寿联: 1. 花下板舆来,自皖而两浙而三吴而潇湘洞庭,数千里瞻拜慈云,凤鸟舞,鸾鸟歌,颂无量寿佛; 2. 床头朝笏满,有子为宰相为节度为观察转运,五百年特钟间气,玉策贤,金策圣,作中兴名臣。 【赏析】: 此对联是祝贺李鸿章母亲八十寿的佳句。它以“花下板舆”和“床头朝笏”为引,通过描绘从安徽到浙江、再到湖南、湖北、四川等地方的长途跋涉之艰难,以及儿子在仕途上的成功
【解析】 此题为“名联赏析”,要求学生对对联的内容进行赏析,注意结合上下句分析。 上句“陆放翁于老学庵中,话成都旧游,灯市笙歌正月节”是说陆游在大年三十的夜晚,在老学庵里回忆着过去的游玩,那时成都的灯会热闹非凡,到处都传来了笙歌之声。 下句“白乐天从大历年间,到会昌初载,香山诗酒七旬人”是说白居易在大历年间(公元767年)时开始写《长恨歌》,到了唐文宗会昌初年(公元841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主要考查学生把握诗中重要词语含义、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准确把握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还要理解其中的“典故”或一些特定的文学知识,如本题的“长城万里”“殿天子邦”,这属于文化常识,需要考生平时加强积累。
一、诗句释义: 1. 耀旂常虎武龙文:指曾国荃的旗帜常带威武之气,象征他的勇猛和智慧。“耀旂”意为显赫的旗帜,常用来比喻显赫的地位或英勇的形象。“虎武”和“龙文”均是形容其英勇如虎,才华如龙。 2. 溯始事于楚,告成功于吴:追溯他开始从事事业的地方,是从楚国起步;向成功之地汇报时,则是在吴国。这里指的是曾国荃的事业起点和成就地。 3. 大有造于晋:表示他在晋朝也有很大的贡献或成就。 4
【注释】 挽彭玉麟联:指代彭玉麟的一副对联。功业,指功绩和事业,天下,指国家或天下。声名,名声和声誉,柱下,即朝廷,这里指的是朝廷。姻娅,指亲家,私情,私下的情感。退省庵中,指彭玉麟曾经退朝之后在山中修行的地方。历历心头廿年事,意指彭玉麟一生所经历的重要事情都历历在目。九月,指农历九月,古代人称九为阳数之极,故以阳数称月。闻讣于三月,指彭玉麟去世的消息,三月,指农历三月(3月)。支离病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