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翼
【注释】 元夜:指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昆季:兄弟。 荆树:一种落叶果树。唐宋时,诗人常以荆树比喻佳人,如杜甫有《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斗:斗柄。 流连:留恋不舍。 直待:直到。 钟声:寺庙报时的钟声,这里借指寺庙。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长安任监察御史期间所作。诗写元宵之夜的宴饮,首联点出“元夜”,次联写“节序”之盛,三联写“金吾弛禁”之宽,末联写“流连”之久。全诗语言通俗
诗句释义 1. 邀甘程二丈人:这句诗可能是在邀请某人,“甘程”可能是指的某位有名望或地位的人,“二丈人”可能是指对方的年纪或职位,这里指的是对方是年长者。 2. 池上新亭独倚栏:描述一个人站在新修的亭子上独自倚栏远眺。 3. 自临钓石俯云湍:“自临钓石”可能是指在一块临近水池的石头旁钓鱼,“俯云湍”形容景色壮丽,好像能看到云端一样。 4. 赏心谁是高阳侣:这里表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诗句释义 1 松风拄杖访蓬瀛:松风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这里通过“拄杖”来象征诗人坚定的决心。蓬瀛,即蓬莱或瀛洲,是古人传说中的神仙境界,此处指代高远的理想之地。 - 注释:诗人手持松树制作的手杖,前往传说中仙人居住的蓬莱或瀛洲(即理想中的仙境)进行探访。 2. 傍竹青青结草楹:傍竹表示靠近竹子的地方,青表示翠绿色。草楹,可能是用草编织的栏杆。 - 注释:诗人站在旁边绿竹环绕的地方
【注释】 渊明:指晋代诗人陶渊明。秋日:秋天。归来:回到家乡。书剑萧萧度粤台:把书卷和宝剑收拾好,渡过广东(岭南)的台山。粤台:即广东。 半亩林塘三径在,五湖烟雨一尊开:一半的田地和树林、塘边小路在,五湖一带烟雾迷蒙、细雨纷纷。一尊:一个酒杯。 梧山云尽棠阴远,桂水天空雁影催。 戏彩有衣熊未梦,祝君拟泛庆儿杯:梧桐山的云已经散尽,海棠树阴更加遥远了。桂水的天空上飞着大雁的影子(催促归家)。戏彩
注释: - 次张业白见访二首 - 老去诗篇次第裁,兴来鱼鸟莫相猜。 - 谷盘徐有松花落,径远惟宜隐者来。 - 叩角有时歌白石,看花随意踏苍苔。 - 莫将转盼论陈迹,百岁相看能几回。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五律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场景和心情,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第一句“老去诗篇次第裁”,诗人用“次第”这个词,形象地描述了自己年老后诗歌创作的顺序和过程
这首诗是一首祝贺诗词,作者通过描绘贺陈少云诞子的场景,表达了对新生儿的祝福和期许。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春时十月转江梅,蓬矢初惊诞日开。 - 春时十月:这里指的是春天的时候。 - 转江梅:形容梅花在春天中盛开的景象。 - 蓬矢初惊:蓬箭(一种古代的乐器)被初次听到,感到惊讶。 - 诞日开:诞日(出生的日子)开始展现生机。 2. 降岳英声钟海岱,充闾喜气动楼台。 - 降岳英声
【注释】 次张业白韵二首:次韵,即用原作者的韵来作诗。 何须绝岛问蓬瀛,水碧山青护草楹。 夜月半将松影度,春风细卷钓纶轻。 渊明松菊惟高枕,范蠡渔舟祇避名。 黄鸟年来旧相识,绿阴时送隔溪声。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写景起兴,以景入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诗人把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思、现实与理想结合起来,表达了自己追求自由、淡泊名利的思想情感。 首句“何须绝岛问蓬瀛”,意思是说
【诗句释义】 1. 松篁隔水护书台:松树林和竹子隔着水来保护书台。 2. 年少从今万卷开:从今以后,年轻的学子将开启万卷书的旅程。 3. 笔付江淹添五彩:笔交给江淹后,他能写出五彩斑斓的文章。 4. 文追燕许上三台:文采追赶燕许(指汉代的扬雄、班固),能登上文学三台(指汉赋)。 5. 郎于灯下知勤读:年轻的学子,在灯下知道勤奋读书。 6. 翁向江头口纵杯:老翁站在江边,大口喝着酒。 7.
次张业白见访二首 晓骑凌风乘兴长,倒裳独笑主人忙。感君旧是玄真侣,惠我兼遗肘后方。岸转渔歌横落日,春留燕语背斜阳。匏尊却羡江亭好,独愧高人元漫郎。 注释:早晨骑马在微风中前行,心情愉快,随意地笑着主人忙碌。您以前是我的好友,经常一起探讨道法,现在您给我带来了肘后方的药材。渔船在河岸边转弯,渔夫唱起渔歌,歌声在落日下回荡。春天时燕子留在我耳边低语,背对着夕阳。我羡慕江边的亭子,那里的风景如画
世事清消一健忘, 道心随处浴沧浪。 偶逢洞口刀圭诀, 因识山中岁月长。 百里棠阴分雨露, 十年歧路叹膏梁。 凭谁尚友崆峒子, 比屋于今共挽唐。 注释: - 世事清消一健忘,道心随处浴沧浪。这句话表达的是作者对于世事的看淡以及随遇而安的态度。 - 偶逢洞口刀圭诀,因识山中岁月长。这里指的是在山中偶遇一位高人,从中获得了许多人生的智慧和经验。 - 百里棠阴分雨露,十年歧路叹膏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