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绝岛问蓬瀛,水碧山青护草楹。
夜月半将松影度,春风细卷钓纶轻。
渊明松菊惟高枕,范蠡渔舟祇避名。
黄鸟年来旧相识,绿阴时送隔溪声。

【注释】

次张业白韵二首:次韵,即用原作者的韵来作诗。

何须绝岛问蓬瀛,水碧山青护草楹。

夜月半将松影度,春风细卷钓纶轻。

渊明松菊惟高枕,范蠡渔舟祇避名。

黄鸟年来旧相识,绿阴时送隔溪声。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写景起兴,以景入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诗人把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思、现实与理想结合起来,表达了自己追求自由、淡泊名利的思想情感。

首句“何须绝岛问蓬瀛”,意思是说,何必要离开这里到那遥远的岛屿去探求神仙呢,这里的蓬瀛是仙境的意思,蓬莱、瀛洲都是传说中的仙山。诗人在这里运用反问的语气,表明自己对仙境并不向往,因为诗人认为,既然身处人间,就要珍惜眼前的时光,不要被世俗所迷惑,要做一个清静寡欲的人。

第二句“水碧山青护草楹”。“水碧山青”是形容山水景色的美好,而“护草楹”则是说这美景被周围的花草树木所环绕,为它们提供了庇护。这里的“护”字有两层含义,一是保护花草树木,使之免受外界的破坏;二是比喻诗人自己像这些花草树木一样,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生命力量。

第三句“夜月半将松影度”。诗人抬头仰望夜空,只见一轮明亮的月亮挂在天空中,月光洒在松树上,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影子。这里,诗人巧妙地利用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手法,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夜晚的宁静和美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第四句“春风细卷钓纶轻”。诗人继续描绘着春天的景象。春风吹拂着大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此时,诗人正坐在湖边钓鱼,他手中的钓竿轻轻摇曳着,仿佛随风飘舞一般。这里的“卷”字,既形容了风的力量,又表现了钓者轻松愉悦的心情。

第五句“渊明松菊惟高枕”,“渊明”是指东晋的陶渊明,他以隐居田园、躬耕自足的生活方式闻名于世。诗人引用他的诗句来形容自己的心态。这里的“惟”字,强调了陶渊明那种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而“高枕”则意味着诗人在现实生活中也追求这样的生活状态。

第六句“范蠡渔舟祇避名”。范蠡是春秋时期的越国大夫,他善于经营商业,后来改名换姓成为商人,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抱负。这里的“避名”二字,既表现了范蠡的隐逸思想,又反映了诗人对于名利的追求有所克制。

第七句“黄鸟年来旧相识”。诗人抬头望去,发现那些熟悉的鸟儿又回来了。这里的“黄鸟”指的是燕子,它们是春天的象征。诗人通过观察燕子的行为,联想到自己与家乡的联系以及与故友的思念之情。

第八句“绿阴时送隔溪声”。诗人继续描绘着春天的景象。他看到一片浓密的树荫覆盖在溪流之上,每当微风吹过时,树叶会发出沙沙的声音。这些声音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着他对家乡、朋友和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以自然景观为载体,表达了自己追求自由、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家乡、朋友和美好生活的深深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