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墨娟
【注释】 1. 鲤鱼风起怯轻罗:比喻疾病使人虚弱,像被风吹动的轻纱,感到害怕。 2. 三径菊花开灿烂:指庭院内种满了菊花,开花时非常鲜艳夺目。 3. 底事俗缘难遣去:究竟为什么世俗的烦恼难以摆脱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因病而作,表达了他深深的忧虑和无奈之情。首句“鲤鱼风起怯轻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病弱的身体比作被风吹动的轻纱,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因生病而感到恐惧的心理。
这首诗的原文是:“叠《山居》原韵”,下面我将逐句解释并给出相应的译文。 长诵金刚般若经——长读(反复)金刚经(即《金刚经》,佛教经典之一),意味着深入思考和实践。 逍遥物外养虚灵——逍遥,超然自在;物外,超脱世俗;养虚灵,保持清静的心灵。 居因近竹心无俗——由于靠近竹子,心灵变得纯净无垢。 性喜培花手不停——喜欢培养花草,不停地劳作。 细草作裀流作枕——用细小的草作为垫子,流水作为枕头。
【译文】 叹息时光付予子虚乌有之人,隐居山林生活索然寡欢。 篱边菊花傲霜凌寒,岭上梅花盛开雪意盎然。 除却仇恨欲展三尺宝剑,感伤世事懒于翻阅五车典籍。 删尽万千忧愁琐事,心境似冰壶明净淡泊如水。 【注释】 1. 太息光阴:感叹时光飞逝、虚度年华之意。 2. 埋名兰室:隐居山林,与世隔绝,不问世事。 3. 三尺剑:指代剑客的侠义之剑,象征正义或勇气。 4. 五车书:指博学多识的书籍,泛指学识渊博
【注释】 1.自感:自感身世之渺小,难逃一死。 2.惊心:惊心于世事的变迁。 3.举目不禁身世感:抬头远眺,不禁感叹自己的身世。 4.凝妆最怕上高楼:浓妆的人最怕登上高楼。 【赏析】 《自感》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今生命薄总难由”为起兴,以“百年人事如花谢”和“一代光阴似水流”为结尾,通过描写作者自己对人生的认识、感慨和无奈,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理解。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诗句释义 1 前因排定莫因人:这句话意味着,过去的决定和原因已经确定,现在不应该因为外界的人或事而更改。 2. 历历回思更惨神:经过深思熟虑后,更加感到悲伤和悲痛。 3. 冥路无门难问信:在阴间的道路上没有出口,难以询问来生的情况。 4. 夜台有梦可相亲:在墓地里,死者的灵魂有时会梦到亲人,可以与他们相见。 5. 持家课子终夫志:致力于管理家庭和教育孩子是一生的志向。 6. 背义贪生恨此身
. 佳种传来栗里旁:这句话的意思是好的品种在栗子旁边流传。 2. 宜人雅艳费评量: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品种适合人的品味,美丽而优雅需要仔细评价。 3. 月明栏畔留清影:这句话的意思是月亮明亮的时候,这个品种的花朵在栏杆边留下了美丽的影子。 4. 霜冷篱边锁淡香:这句话的意思是霜冻的篱笆边的花朵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5. 羞比夭桃迷蝴蝶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害羞的比夭艳的桃花更吸引蝴蝶和蜜蜂。 6.
诗句释义 1 万籁无声更漏徐:万籁无声,表示夜晚的寂静,没有其他声音。更漏(古代一种计时工具,即更鼓),这里指夜深时分。 2. 有怀尘俗感难除:有怀念世俗之情难以消除。 3. 人情反复知交少:人情变化无常,朋友之间联系变少。 4. 世路崎岖问答疏:世界道路坎坷曲折,与人的交往变得稀少和疏远。 5. 红遍枫林霜落后:枫叶在霜降后变为红色,形容景色美丽。 6. 白摇芦渚雁来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以下是对每一联的详细解释和赏析: 1. 感时二首 其一 - 鹰瞵鹗视万千端:这是一句诗,描绘了鹰和鹗(即老鹰和猫头鹰)的眼神,形容目光炯炯有神,寓意深远。鹰瞵鹗视,意指鹰的目光犀利而锐利,可以洞察秋毫。 - 敌忾无方泪不干:这一句表达了作者面对国难时的情感,他为国家的困境感到愤慨,但不知道如何应对。这里的“敌忾”指的是对敌人的愤怒,“无方”表示方法或策略的缺乏。
【注释】 1. 开残:花残。 2. 婪尾:指牡丹的花朵已落尽。 3. 好春:美好的春天。 4. 红稀绿转肥:指花叶茂盛,颜色鲜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小诗。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以及作者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两句“连日轻寒上袷衣,开残婪尾惜芳菲”,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连日来的轻寒使得人们穿上了夹衣,而盛开的花朵也即将凋零。这里的“轻寒”和“芳菲”都暗示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赏析】 此诗为酬答友人大兄悼念亡妻之作。 其一:开头两句,写妻子去世后的哀伤心情。“已作”是说已做未亡人。“抚景”,即凭物思人,以景物起兴,抒写哀情。末句是说,自己虽想与儿女相亲,但内心依然悲痛不已。 三、四两句,承上启下。“无奈”是说不能不。“瑟琴”、“永诀”,“聊随儿女自相亲”,说明妻子生前喜爱弹瑟琴,所以丈夫死后也只好将琴瑟一并埋掉,免得触物悲切;而自己只能随着儿女相亲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