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息光阴付子虚1,埋名兰室索然居2。
篱边菊傲风情冷,岭上梅开雪意舒。
除恨欲挥三尺剑3,感时懒读五车书4。
尽删万种牢愁事5,心似冰壶6总澹如7。
【译文】
叹息时光付予子虚乌有之人,隐居山林生活索然寡欢。
篱边菊花傲霜凌寒,岭上梅花盛开雪意盎然。
除却仇恨欲展三尺宝剑,感伤世事懒于翻阅五车典籍。
删尽万千忧愁琐事,心境似冰壶明净淡泊如水。
【注释】
- 太息光阴:感叹时光飞逝、虚度年华之意。
- 埋名兰室:隐居山林,与世隔绝,不问世事。
- 三尺剑:指代剑客的侠义之剑,象征正义或勇气。
- 五车书:指博学多识的书籍,泛指学识渊博。
- 万种牢愁事:形容忧愁烦恼之多,难以计数。
- 冰壶:古人以冰作容器来盛酒,比喻心境清澈、宁静。
- 澹如:淡然,不受外界影响,心境平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冬日里的感慨和志向。首句“太息光阴付子虚”,诗人感叹时光易逝,虚度了宝贵的青春。接着两句“埋名兰室索然居”,描绘出诗人选择隐居的生活态度,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中间四句则进一步展开这种情感。“篱边菊傲风情冷”中的“菊”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即使环境艰苦也不屈不挠。“岭上梅开雪意舒”则描绘了一幅冬日里梅花盛开的景象,虽然寒冷但依然傲立雪中,显示出生命的顽强。最后两句“除恨欲挥三尺剑,感时懒读五车书”表达了诗人想要振作的精神和对过去学习的懈怠感到遗憾。他决心要去除心中的怨恨,重拾学问,不再沉溺于书本之中。
尾联“尽删万种牢愁事,心似冰壶总澹如”则是对整首诗的情感总结。诗人通过删除种种烦忧,使自己的心灵如同冰清玉洁的“冰壶”一样,保持一种淡泊宁静的态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知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这首诗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隐逸文化和对自然美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和丰富。它不仅仅是一首抒情诗,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考,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