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清
辛亥感兴六首其一 六籍无孔孟,诸子竞为书。 班、马雄两汉,韩、柳后驰驱。 斯文虽未丧,元气久已殊。 云胡后来者,每变日下趋。 注释:六本书籍中没有孔子和孟子的经典著作,众多学者各自撰写了各自的著作。班固、司马迁的《汉书》和《史记》雄霸了两汉时期,而韩愈、柳宗元的散文则代表了唐代的文学成就。尽管古代的文学并未完全丧失,但其中的精髓和元气却已经与前代大不相同
花见羞,入黄泉 诗: 花见羞,问汝何时生,不得见尔面,徒闻夸尔名。 花见羞,双蛾绿,出侯门,入金屋。 君本代来,不识中州曲,风尘一旦至,零落随马足。 花见羞,游魂茫茫绕青冢,罗衣何当归? 花见羞,春风吹落黄泉道,妾死心不死。 注释: - 花见羞:五代后唐明宗时期著名美女王淑妃的号,因美貌被后人称为“花见羞”。 - 不知时:王氏未能见到自己的丈夫。 - 侯门
注释: 日暮北风卷地来,柴扉无人惊自开。 秋天的傍晚,北风吹得正猛,但柴门却依然敞开,没有人去关它,它自己就开了。 黄沙飘扬击人面,起看天色如煤炱。 黄沙飞扬,打在脸上,抬头一看,天空一片昏黄,像烧焦了一样。 此时高堂坐白首,弱妻供具正奔走。 我坐在高堂上,白发苍苍的老伴正在忙碌的准备着酒食,她还在四处奔波。 主人酌酒殷勤劝,不知客心随风乱。 主人斟上美酒,殷勤地敬我一杯,但我无心欣赏
【注释】 ①赋得碧甃(zhòu)寒根寿胡友松:以诗的形式赞美松树的坚韧。甃,砌。寒根,指松树的根。友松,即胡友松。②曲廊阴阴清昼闲:曲廊,曲折回旋的廊子;阴阴,幽暗的样子,这里形容廊子光线暗淡。清昼,明亮的白天;闲,悠闲。③砌台乱匝苔花斑:砌台,指台阶或石阶;匝,环绕;苔花斑,苔藓上的斑点。④苍龙:比喻松树根。⑤化为古松根屈蟠:化为,变成;古松,古树;根屈蟠,盘根错节。⑥百折不能去:百折
辛亥感兴六首其五 仲淹归乡闾,荣光照江东。 散帛分族人,府藏一时空。 明年买义庄,倾橐无吝容。 向来西山下,平田正春农。 老稚各欣欣,乡里自成风。 仰止慕芳躅,咄嗟吾道穷。 - 注释: 1. 仲淹归乡闾:指范仲淹返回家乡的居所。 2. 荣光照江东:荣光照耀着江东地区。江东是古代对江苏、浙江一带的称呼。 3. 散帛分族人:将丝绸布匹分配给家族中的人们。 4. 府藏一时空:家财如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分析诗歌表达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每个选项逐一判断正误。本题中注意重点词的解释。“大运日颓下”中的“大运”指的是天命,指命运的安排;“日颓下”指天命已到衰亡时期。“皇风返无期”意为皇帝的风范已无法恢复,指皇帝已经去世
夜泊凤凰山闻鸟啼有感 吴蚕三眠欲上山,吴禽夜啼吻欲乾。啼言摘山须看火,天欲明时啼更苦。伤弓伤虎人物同,此鸟前身是蚕女。 青楼美人红锦帷,歌舞归来月已低。银釭斜明照春睡,问著摘山浑不知。 注释: 吴蚕:指蚕,这里特指吴地的蚕。三眠:通常指桑树生长周期中的三个阶段,这里可能用“三眠”来比喻某种事物发展的三个阶段或状态。欲上山:表示想要登上高处。吴禽:吴地的禽鸟。夜啼:夜间鸣叫。吻欲干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位读书人的生活与志趣。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先生家住南村头,草堂占绝林塘幽。 注释:诗人为某人画像,描绘出他的居所——南村头一个幽静的草堂。 2. 阴森竹树交户牖,屏居终岁忘春秋。 注释:家中竹子树木茂密,遮挡了窗户,使得屋内光线昏暗,仿佛置身于深林之中。诗人整年闭门不出,忘却了春秋更替。 3. 家藏旧书三万轴,子孙百世犹堪读。 注释
诗句: 急湍无漫波,高冈多烈风。 译文: 湍急的河流中没有平缓的波浪,高山上的风口上常有猛烈的风吹过。 注释: 急湍,水流湍急的地方。 漫波,平坦的波浪。 高山,高高的山岭。 烈风,猛烈的风。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观察和深刻感受。首句"急湍无漫波,高冈多烈风"描绘了河流和山岭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雄浑气势。后两句则运用比喻,将君子比作松柏,表达出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的决心
朱孺人哀辞 有美人兮山之中,潜玄室兮翳贞松。 明镜掩兮虚夜月,尘机断兮悲秋风。 思夫君兮往日,谐琴瑟兮商宫。 怀德音兮意难穷,怅泉台兮路几重。 良人恸兮惋切,嗟别路兮音尘绝。 升空堂兮迟迟,俨履綦兮成列。 惟勤劳兮未偿,怀贞淑兮心菀结。 凉风动兮中闺,纷綷縩兮罗帏。 知百年兮终尽,羌触物兮增悲。 托文词兮发潜辉,有知无知兮慰尔思。 赏析: 这首诗是哀悼一位名叫朱孺人的女士的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