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家住南村头,草堂占绝林塘幽。
阴森竹树交户牖,屏居终岁忘春秋。
家藏旧书三万轴,子孙百世犹堪读。
渔乡松乡及薇庵,后先声价遥相属。
先生读书不为名,春秋四十犹闲身。
弹琴赋诗足真趣,壶矢终日留佳宾。
晴窗时临硬黄帖,铁画银钩照箱箧。
广平老宋何足夸,高意直与钟王接。
新编古制收不遗,珊瑚宝树琅玕枝。
人言一字不充饱,先生把玩恒忘饥。
鲰生忝是龙门客,十载过从如一日。
天风吹人不得留,只尺遂成千里隔。
离筵示我古画图,画景仿佛南村居。
青山九点遥相映,浅水平桥接芳径。
桥上人来知为谁,安丘横云远莫定。
山林朝市不可偕,临图使我心悠哉。
便须立效报天子,还此同歌归去来。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位读书人的生活与志趣。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先生家住南村头,草堂占绝林塘幽。
    注释:诗人为某人画像,描绘出他的居所——南村头一个幽静的草堂。

  2. 阴森竹树交户牖,屏居终岁忘春秋。
    注释:家中竹子树木茂密,遮挡了窗户,使得屋内光线昏暗,仿佛置身于深林之中。诗人整年闭门不出,忘却了春秋更替。

  3. 家藏旧书三万轴,子孙百世犹堪读。
    注释:家中珍藏着三万卷书籍,这些书籍足以让子孙后代世代传阅,永不过时。

  4. 渔乡松乡及薇庵,后先声价遥相属。
    注释:诗人曾在渔乡和松乡居住过,还有一座名叫薇庵的地方。这些地方都与他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声誉在后世一直延续着。

  5. 先生读书不为名,春秋四十犹闲身。
    注释:这位先生读书不是为了追求名位和地位,他四十岁时依然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6. 弹琴赋诗足真趣,壶矢终日留佳宾。
    注释:他喜欢弹琴吟诗,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真正兴趣。他还常常招待客人,用美酒佳肴来款待他们。

  7. 晴窗时临硬黄帖,铁画银钩照箱箧。
    注释:每当晴天的时候,他就打开窗户欣赏那些精美的黄色宣纸,上面的字迹如同铁画银钩般生动有力。

  8. 广平老宋何足夸,高意直与钟王接。
    注释:虽然广平(即赵孟頫)这样的书法大家也值得称道,但这位先生的书法技艺却更高超,甚至可以与古代书法家钟、王相提并论。

  9. 新编古制收不遗,珊瑚宝树琅玕枝。
    注释:他精心编纂了一套古代书法作品集,收录了各种珍贵的书法作品,其中不乏如珊瑚、宝树般的珍品。

  10. 人言一字不充饱,先生把玩恒忘饥。
    注释:尽管有人评论说这些作品并不丰富,但这位先生却常常陶醉于欣赏它们的过程中,忘记了饥饿。

  11. 鲰生忝是龙门客,十载过从如一日。
    注释: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书生,有幸成为这位先生的门客,与他一起度过了十年的时光。

  12. 天风吹人不得留,只尺遂成千里隔。
    注释:突然而来的风雨让人不得不离开这里,只留下一尺长的书信作为告别。这距离变得遥远而难以逾越。

  13. 离筵示我古画图,画景仿佛南村居。
    注释:在离别之际,他展示了一幅古老的画作,让我仿佛回到了那个宁静的南村生活。

  14. 青山九点遥相映,浅水平桥接芳径。
    注释:画中的青山上有九座山峰遥遥相望,水平的小桥连接着两旁的小路。

  15. 桥上人来知为谁,安丘横云远莫定。
    注释:桥上的人们来来往往,不知道他们在寻找什么。远处的安丘山云雾缭绕,让人无法确定它的具体位置。

  16. 山林朝市不可偕,临图使我心悠哉。
    注释:山林与城市喧嚣的生活不能共存,但是这幅画让我感到心旷神怡。

  17. 便须立效报天子,还此同歌归去来。
    注释:我应该尽快努力工作,报答天子的恩德。现在我就在这里与你共同唱一首归去来兮的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