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祯
若下 夙昔眷幽溪,于今凌漭瀁。 若下:如在山下。 引艇及朝暾,潆洄淹夕涨。 朝暾:早晨的太阳光芒。 乍进离烦嚣,少焉益萧旷。 烦嚣:喧嚣嘈杂。 岸仄交浓阴,林缺露青嶂。 岸仄:地势倾斜,岸上树木参差。 林缺:树林稀疏。 瞻岫集遥姿,睇涟延近状。 眺:远观。 改步款兰畴,陟憩纡回望。 改步:改变步伐。 地偏俗驾罕,侣胜游踪畅。 地偏:地理位置偏僻。 朱羲不遽颓,沈欢将无荡。 朱羲:古代传说中的神名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富贵仍多忧,贫贱未足卑。" - 释义:即使身处富贵,心中仍充满忧虑;即使在贫困中,也不觉得卑微。 - 译文:尽管拥有财富和地位,我的内心仍然充满了不安与忧虑。即使处在贫穷的境地,我也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 注释:富贵(财富与地位)、忧(不安与忧虑):指诗人在富贵中仍感到不安,担心未来可能遭遇的危机。贫贱(贫穷)、卑(低人一等):表明诗人虽然身处贫穷,但并不以此为耻
注释: 五十篇:指《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 拂衣谢尘氛,静侣时相追。披素咏新赏,开帙涣所疑。 拂去衣裳感谢尘埃,安静的朋友时常追随。翻开素纸吟诵新的诗篇,打开书卷解除心中的疑惑。 岂不恋圭组,天爵无磷淄。 难道不留恋玉佩和丝带,天生的才能没有污点。 岂念子孙,清白自可诒。 难道不想子孙后代,保持清白自有后继者。 观民计已极,从道安可蚩。 观察民众的生活已经很久了,跟随正道不可被嗤笑。
湖中曲二首其二 春色年年讵有涯,梅花将落又桃花。 如花更有娇歌女,尚少胡姬弄琵琶。 注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塞上曲》的第二首。“春色”指春天的气息,“年年”表示每年,“讵有涯”意味着无穷无尽。“梅花将落又桃花”描述春天景象的变化。“如花”指美丽的女子,“娇歌女”指的是年轻、漂亮的女子。“弄琵琶”是一种乐器,通常由女性演奏。 译文:每年的春天都有无尽的魅力,梅花即将凋谢,桃花又盛开
诗句: ``` 五十篇 五十忽焉至,颓龄始自兹。 县弧眷秋辰,称觞来故知。 予本淡者流,夙好敦书诗。 得性在丘樊,随禄暂阶墀。 鲁郊享异鸟,徒以钟鼓怡。 梁国吓鹓雏,宁为腐鼠縻。 四见钟阜春,洵美吾土非。 ``` 译文: ``` 我突然来到了这个年龄,感到衰老已经到来。 我怀念秋天的清晨,和老朋友共饮美酒。 我本来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喜欢读书和作诗。 因为我本性在山林之中,因此暂时依附于官场。
湖中曲二首其一 春风轻抚柳丝黄,梅花满路香芬芳。 客散月明湖上静,醉心春色梦中央。 此诗为王邦畿所作《湖中曲》的第二首。首句“湖风轻拂柳丝黄”描绘了春天湖边的景象,柳树新长出的嫩叶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画面。次句“梅花满路香芬芳”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特色,梅花盛开,香气四溢,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第三句“客去主留湖月白”,诗人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画面,游人在离开后
廿五日晓泛山行历龙井诸处 清早开始,我们踏上了游历的旅程,先后游览了龙井、龙泓寺等名胜古迹。 物色加浓 游情衍不曼 由于是春游,所以景色更加迷人,使得游兴更加浓厚。 觉尽日 直至傍晚才结束了这次愉快的旅行。 注释: ⑴廿五:二十五。清旦:早晨。践夙期:按原计划出发。泛舟:乘船。益新侣:与新的伴侣。 ⑵沁:渗透。肌骨:肌肤。 ⑶媚:美好。空水:天空中的云气。 ⑷亲:亲近。 ⑸径曲:道路弯曲。树容美
忆姬人 客游数改期,不为桃花堤。 离衾淹画雨,梦驾怯春泥。 芳草远犹绿,柔条近更迷。 妾心宁自苦,愁杀乱莺啼。 诗句注释与翻译: 1. 客游数改期 - 描述了频繁改变旅行的日期,可能是因为某些原因需要调整行程。 2. 不为桃花堤 - 明确指出了不前往“桃花堤”的原因。 3. 离衾淹画雨 - 表达了离别时被雨水浸泡的情景,暗示了分离之痛。 4. 梦驾怯春泥 - 梦中也感受到春天泥泞的困难和恐惧
余不溪听夜雨 在山中寻找隐居之地,清晨就出发去寻访。枕着流水,眷恋这个夜晚。 梦境断了,听到的声音像是引子,感情积累的声音没有距离遥远。 用箪箕装东西,感到微凉,波浪的声音洗涤掉多余的喧嚣。 醒着和做梦都感到满足,怎能滞留在流潮之中? 注释:余不溪:指隐士的住所。洽:通“盍”,何不、怎么。晨:早晨。兹宵:这晚上。籁(lài):风声或木石相击的声音。引:引导,起头作用。情积声靡遥:感情积聚在一起
这首诗是送姚叔祥还槜李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不舍和关切之情。 诗人在第一句中写到:“久饮建业水,尔来归梦频。”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久居建业(即南京)的思念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因为“归梦频”,所以诗人对友人归乡一事十分关心。 第二句:“思归未得归,不堪送归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担忧。诗人担心自己无法陪伴朋友回家,所以感到痛苦和不安。 第三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