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旦践夙期,泛舟益新侣。
和风沁肌骨,初旭媚空水。
水穷山色亲,径曲树容美。
龙泓昼常阴,竹阁晴疑雨。
返策循广堤,沿流越孤屿。
落日缬通川,红芳烁罗绮。
青帝无回镳,春物宁淹晷。
浓淡准畴昔,羽停情靡止。
廿五日晓泛山行历龙井诸处
清早开始,我们踏上了游历的旅程,先后游览了龙井、龙泓寺等名胜古迹。
物色加浓 游情衍不曼
由于是春游,所以景色更加迷人,使得游兴更加浓厚。
觉尽日
直至傍晚才结束了这次愉快的旅行。
注释:
⑴廿五:二十五。清旦:早晨。践夙期:按原计划出发。泛舟:乘船。益新侣:与新的伴侣。
⑵沁:渗透。肌骨:肌肤。
⑶媚:美好。空水:天空中的云气。
⑷亲:亲近。
⑸径曲:道路弯曲。树容美:树木的形态美丽。
⑹龙泓:地名。昼常阴:白天常常是阴天。
⑺竹阁:寺院里的亭子。晴疑雨:晴日似乎有雨意。
⑻返策:返回时策马。循:沿着。广堤:宽阔的堤坝。孤屿:孤岛。
⑼缬(xiè):指晚霞映照水面时的颜色斑斓。通川:河流两岸。罗绮:美丽的丝织品,这里比喻花。
⑽青帝:春天的神。无回镳:春风没有吹开车马的缰绳。回镳:调转车马方向。
⑾淹晷(guǐ):耽搁时间,耽误光阴。
⑿羽停:鸟儿停留在枝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游龙井时所作。全诗四韵,前二句写晨起出游,后六句写游览所见,最后两句以景结情。
开头两句“清旦践夙期,泛舟益新侣。”点出了出游的时间和方式——清晨早起,泛舟湖面。“泛舟”二字写出了诗人的心情,他心情愉快,因为可以与新的伙伴一起出游,所以感到高兴。“和风沁肌骨,初旭媚空水。”这两句写天气的变化。“和风”指春风,它使人感到非常舒适;“初旭”指初升的太阳,它给湖面带来了光明和温暖。
接下来的八句“水穷山色亲,径曲树容美。”描述了沿途的风景。诗人沿着曲折的小道前行,发现周围的山水景色越来越美。“龙泓昼常阴,竹阁晴疑雨。”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风景。龙井寺位于山中,寺庙周围常有云雾缭绕,所以经常是阴天。而竹阁却总是晴朗的天空,给人一种似晴非晴的感觉。
最后两句“返策循广堤,沿流越孤屿。”是诗人返回时的情景。沿着宽阔的堤坝走下路,越过了一个孤岛。“落日缬通川,红芳烁罗绮。”描述了夕阳西下的美景。晚霞映照在大地上,如同绚丽的织锦一般。而红色的花朵则闪烁着光芒,如同美丽的丝绸一般。
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生动的描写,成功地描绘了春游龙井时的美丽景色和愉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