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山洽在晨,枕流眷兹宵。
梦断籁如引,情积声靡遥。
箪虚惬微凉,波响涤余嚣。
寤寐咸有契,宁得滞流潮。

余不溪听夜雨

在山中寻找隐居之地,清晨就出发去寻访。枕着流水,眷恋这个夜晚。

梦境断了,听到的声音像是引子,感情积累的声音没有距离遥远。

用箪箕装东西,感到微凉,波浪的声音洗涤掉多余的喧嚣。

醒着和做梦都感到满足,怎能滞留在流潮之中?

注释:余不溪:指隐士的住所。洽:通“盍”,何不、怎么。晨:早晨。兹宵:这晚上。籁(lài):风声或木石相击的声音。引:引导,起头作用。情积声靡遥:感情积聚在一起,声音没有距离遥远。箪(dān)虚:用竹子编成的篮子。惬:舒服。涤:冲洗。余嚣:除杂音之外的清静声音。寤寐:睡眠和醒来。咸:都。契:契合,投合。滞流潮:滞留在潮流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居山中时所写,表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诗人以寻山洽晨、枕流眷宵为开头,形象地描绘了他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他喜欢在山中寻找隐居的地方,清晨出发去寻访。他喜欢枕着流动的溪水度过这个晚上,享受那份宁静与和谐。

接下来诗人通过梦中断梦的描写,表达出他对于隐居生活的渴望。他梦见自己正在倾听夜雨的声音,那种宁静、悠远的声音似乎能够引导着他的心灵,让他的情感在其中积累起来。而当他醒来后,那些美妙的音乐仍然回荡在他的心中,让人难以忘怀。

最后诗人以簟竹虚凉、波声涤嚣等细节描绘出他居住环境的舒适与宁静。他喜欢用竹篮盛物,觉得那样更凉快;他喜欢听波涛的声音洗涤掉心中的杂念与喧嚣。这种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内心。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之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