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居简
``` 趁鼠入角,吹糠著米。 直下翻身,剑去久矣。 【注释】 ①“趁”:趁机、利用的意思。②“角”:比喻事物的要害或关键部分。③“吹糠”:形容观察细致,洞察秋毫。④“著”:附着的意思。⑤“直下”:立即、直接的表示一种果断的态度。⑥“翻身”:比喻彻底转变态度或改变立场。⑦“剑”:比喻锐利的武器或尖锐的观点。⑧“久矣”:表示时间长久、很久了。 【赏析】 此诗通过寓言的形式,描绘了一个人抓住机会
【注释】 偈:梵语“偈”的音译,原为佛经中的颂文,后成为佛教徒念诵时的颂词。这里指诗。颂:一种韵文体裁。一百三十三首:即《颂一百三十三首》。师子当门:师子,古印度狮子国名,以狮子为国兽。师子门,即狮子门。比喻威武显赫。谁敢觑着:谁敢窥视。觑(qù),偷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用通俗浅显的诗句,描绘出一幅狮子门的景象,并以此喻人,劝诫人们要明辨是非,不要被邪恶势力所迷惑。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从来不解强安排,掷地金声破草鞋。 -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强安排”即人为强加秩序或规则的不满,认为这是一种不自然、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做法。而“破草鞋”则形象地比喻了这种不合理的行为带来的破坏,如同破旧的草鞋被砸到地上发出声音一样。 2. 无位真人无面目,何妨运水及搬柴。 - 注释:这里的“无位真人”指的是没有地位的人或者不被重视的人
【注释】 枯木:指枯萎的树木,比喻衰老。 寒灰:指冷火,比喻心灰意懒或消沉。 铜崖:指山崖上的岩石。 铁壁:指像铁一样坚厚的墙壁。 春到:春天到来,万物复苏。 无痕:没有痕迹,形容事物消失得很快。 春归:春天过去。 狼藉:形容混乱不堪。 【赏析】 这是一首以物喻人,以自然现象来抒发诗人感慨的诗作。首句以枯木和寒灰为比,暗指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和无奈;次句“春到无痕”与“春归无迹”
【释义】 黄梅七百棵,如龙争抢明珠。如今为什么,要在这里争斗?争斗又有何用,让给别人反而更好。 【注释】 1. 偈颂:佛教用语,指佛经中的韵文或偶文,用以诵念或讽劝。 2. 黄梅七百:这里指的是黄梅树的七百颗果实(黄梅子)。 3. 因甚:什么,为什么。 4. 劫:这里指的是争斗、争执。 5. “争之不足,让之有馀”: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篇,意思是说如果争斗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十四 初于闻中,入流忘所。 圆通路绝,满面尘埃。 洞门无锁钥,俗客不曾来。 注释:我初次听到佛法,就如流水一般,忘记了自己是什么。道路虽然通达无边,但满脸都是灰尘。洞口没有锁钥,那些凡夫俗子也没有来过这里。 赏析:这首偈颂表达了诗人在修行过程中的困惑与迷茫。他初次听闻佛法时,如同流水一般,无法分辨方向,迷失了自我。他虽然通达无边的道路,但脸上却满是尘埃
注释:学习道家之道如同钻火,遇到烟未可休止。等到金星出现,曹门取郑州。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颂赞诗,表达了对学道过程的深刻理解。首先,它强调了“学道”的过程就像钻火一样艰难,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其次,当遇到困难时不要放弃,要坚持下去,直到最后成功。最后,当成功的时候,要像获得金星那样喜悦和自豪,因为这是经过了无数的困难和努力才得来的成果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一、把握主旨。二、分析形象。三、理解技巧。四、鉴赏评价。 这首诗是《维摩诘经》中“入不二法门”的典故。意思是说,面壁而坐的人,一心想着佛,便与佛同在,不必再去追求什么了。诗中的“面门”“长时无间”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第一句“面门一思”,意即面对佛祖(面壁)而想(思),也就是“一心向佛”
无愧于心对圣僧,不图人爱爱人憎。 打刀不是并州铁,谁与诸方剪葛藤。 诗句注释 - 无愧于心对圣僧:对自己的行为和信仰没有愧疚感,如同对待圣洁的僧人一样坦诚。 - 不图人爱爱人憎:不追求他人的赞誉或恶意中伤,保持内心的平和。 - 打刀不是并州铁:这里的“并州铁”可能象征坚硬或锋利,但诗人认为真正的刀剑不在于材质,而在于能否正确使用。 - 谁与诸方剪葛藤:比喻用智慧去解决各种问题
【注释】 偈颂:梵语偈陀,即偈文或赞佛之诗。七宝莲花是佛教中吉祥、清净之物,品字即文字,这里指佛经。开:出现。花里:指佛经文字。啼在深花里:指水禽鸟鸣声在深花中回荡,形容声音美妙动听。 【赏析】 此为一首颂佛经的偈颂。 “七宝莲花品字开”一句写佛经,七宝莲即七宝莲花,品字即文字。 “一花一叶一楼台”五句话是说,佛经的文字就像盛开的莲花,有花也有叶,还有楼台一样的文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