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巍
《戏题草屋三首其二》是明代诗人杨巍的作品,此诗通过描绘草屋的建造过程和对环境的适应,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以下是诗句及翻译: - “土壁须臾就,柴扉容易开。”(土墙很快建成,柴门很容易打开) - 注释: 描述草屋的迅速建造和便利的开启方式。 - “海乡乏木石,栋宇借蒿莱。”(海边缺木头石头,房屋借用蒿菜) - 注释: 表达出在缺乏自然资源的情况下,诗人仍然能够顺应环境
注释: 和吕山人病酒 酒病尝难受,山人其奈何。 诗句释义:我因为饮酒过度而生病,这该怪谁呢? 译文:我因为饮酒过度而生病,这该怪谁呢?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酒的热爱以及因酒过度而导致疾病的痛苦感受。 和吕山人病酒 2 诗仍枕上得,饭已午时过。 诗句释义:诗歌仍然在床上创作,午餐已经过了正午。 译文:诗歌仍然在床上创作,午餐已经过了正午。 赏析:此句描绘了诗人沉浸在创作中,忘却了时间
注释: 1. 荒径无人到,柴门带晚霞。 - 荒径:荒芜的小路 - 柴门:用柴草搭建的门 - 买鹤供诗料,鬻书送酒家:卖鹤作为写诗的材料,卖书送给酒家的客人 2. 不知身抱病,且喜菊开花。 - 身抱病:身体不适,有疾病 - 菊开花:菊花盛开,象征生命力旺盛 译文: 荒芜的小路上没有行人经过,我家的柴门边上映衬着落日余晖。 我虽然身染疾病但却倍感欢喜,看到菊花盛开就如获至宝。
【注释】 1.秋日闲居三首 其一:秋天。 2.笑我起居处:笑我住的地方简陋。 3.寥寥一竹床:只有一张竹制的床,很简陋。 4.长贫谙性命:长期贫困,对生命和死亡有了深刻的认识。 5.多病识行藏:身体多病,懂得人生的进退之道。 6.地与红尘远:指隐居之地离尘世遥远。 7.秋怜白日凉:秋天喜欢凉爽的白天。 8.山僧久不至:山中的僧人已经很久没有来了。 【赏析】
【注释】 (1)故国:故乡。 (2)柴门:柴草编的门,形容家贫。 (3)竹叶尊:用竹叶制成的酒樽,借指酒。 (4)晴云:晴朗的白云。高雁鹜:秋高气爽时大雁飞得又高又快的样子,这里借指鸿雁南飞。 (5)兰荪(sūn):一种香草名。 (6)闲居咏:闲居时的诗词歌赋。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诗。首联点出“逢九日”,即重阳节,是一年当中天气转凉、草木摇落的时候。“故国”、“柴门”写出了诗人久客他乡
逐句释义与注释 第1句:“前后悲身世,于今记得曾。” - 解释:回顾过去,我曾深深感慨自己的身世和遭遇。 - 关键词:悲、身世、记念 - 赏析: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自己对自身经历的反思和感慨,体现了其深沉的情感体验。 第2句:“年光何鼎鼎,人意尚棱棱。” - 解释:岁月匆匆,时间流逝得多么迅速啊;然而人们的心情仍然充满了疑虑和不确定。 - 关键词:年光、鼎鼎、棱棱 -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它以“戏题三角亭”为题,通过描写自己在三角亭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何方问蓬岛,尘世路多岐。 何方问蓬岛,尘世路多岐。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询问哪里可以找到蓬莱仙岛,因为人间的道路有很多分叉。这里的蓬莱仙岛指的是传说中的仙境,而尘世路则指的是人间的道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和对于尘世的无奈。 独向小亭坐
闰八月十五柬王高二君以前月惠酒病不能会 正当延赏夜,一病独成眠。 北海尊空在,南楼兴杳然。 清宵嗟已失,白月喜重圆。 兹夕谁能负,星河万里天。 注释: 1. 闰八月十五:指的是农历的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是中秋节,也称为中秋、秋节、八月节等。 2. 柬:邀请,这里指邀请王高二君来饮酒赏月。 3. 月惠酒:指的是王高二君赠送的美酒,月表示时间是在夜晚,惠指恩惠,酒则是指饮品。 4. 不能会:因为生病
月夜 斋中人去夜,松际月来天。 自击罗浮磬,高歌招隐篇。 轩窗残雪在,河汉数星悬。 鹤梦呼不起,吾心谁为传。 注释: - 月夜:夜晚的月光下。 - 斋中人去夜:斋房中的人已经离去,只剩下我一个人。 - 松际月来天:月亮从松树的缝隙间照射进来,照亮了天空。 - 自击罗浮磬:我敲击罗浮石制的磬,发出清脆的声音。 - 高歌招隐篇:高声歌唱着隐居的诗句。 - 轩窗残雪在
五月二十七日,是陶儿生日。当时我寓居京城,听到他覆试的成绩,便写下了这首诗。 两年来陶儿的生日都在客途中度过。 正当天气炎热的时候,他却像游子一样面带愁容。 科名是什么,天性自然有关系。 从此以后可以一起隐居,在云深的马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