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巍
悲性聪和尚 每坐更深香自焚,行年八十断声闻。 已知阴魄随风尽,何处法身逐化分。 滤水有罗仍挂壁,乡人结社竞参坟。 禅家寂灭休垂泪,为买碑刊大鉴文。 注释: 1. 悲性聪和尚:悲性聪和尚是诗中的主要人物,他可能是一位高僧或者学者,对佛教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2. 每坐更深香自焚:悲性聪和尚在深夜里独自修行,点燃熏香来净化心灵和身体。这种修行方式在佛教中很常见,被称为“焚香禅定”。 3.
【注释】 1. 王少尹祈雨:指唐代诗人王昌龄。 2. 四月荒田苦未耕,谁从穷海问苍生(“苍生”泛指百姓):四月份的荒地非常难耕,是谁从遥远的海边去询问苍生(百姓)呢? 3. 祗因少尹心如水,遂有甘霖夜满城(“祗”):只是因为王少尹的心如同清澈的水一样,所以夜里降了甘霖,使得满城的百姓都高兴。 4. 堪笑阴阳虚纵闭,岂知天地自和平(“堪笑”是“可笑”、“可恨”的意思):可笑的是阴阳两极的势力被虚置
【注释】 明:指唐朝。谁复问渔矶:谁能再来问这渔矶(山名)的事?渔矶:山名。经春昼掩扉:经过一个春天的白天,仍然关闭着门。 只为小山丛桂在:只是因为小山丛中桂花盛开。丛桂:成簇的花木。况逢浮世与心违:更何况浮华世界和自己的心愿相违背。浮世:浮华的世,指尘世。 天边梦断云霄侣:天空中的梦想断了,像仙侣一样飘向云霄。天边:天空。梦断,指梦中消失。云霄:高空,比喻仙境。侣:伴侣。 阶下恩深鸟雀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作者情感的把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琴尊虚槛里,独坐有高人。”此二句是说:在亭中,琴酒摆设在虚掩的栏槛之中,一个人独自坐着,好像有位高尚的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己在载酒亭里,以琴为友,以酒为伴,自成高士之列。“琴”指古琴,一种乐器。古代文人雅集常弹琴赋诗饮酒。古人称能弹琴的人为“琴客”
载酒亭四绝为纪山赋 其二 袅袅孤云入,嘤嘤双鸟鸣。 诗成留客醉,棋罢绕花行。 注释与赏析: 1. 袅袅孤云入: - 描述画面中的孤云轻盈地飘入视野,形态优美,宛如仙子般悠然。 - 关键词解释:袅袅,形容云彩轻盈而缓慢的样子;孤云,指独自一人的云朵;入,进入或出现。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观,孤云的出现给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和诗意。 2. 嘤嘤双鸟鸣: -
《载酒亭四绝为纪山赋 其一》是唐代诗人杨巍的作品,下面将逐一解读诗句的含义: - 山云浮雪舫: - 山云:指的是山峰上的云雾。 - 浮:飘浮、悬浮的意思。 - 雪舫:可能指的是形状似雪的小船或装饰有雪花图案的船只。 - 溪月上花台: - 溪:指的是小溪或溪流。 - 月:月亮。 - 上:到达或出现。 - 花:指花台。 - 台:平台或建筑结构。 - 赏析:描绘了月亮映照在溪水上
```text 久戍在边头,春来忽已秋。 雁传天外信,人倚梦中楼。 ``` 注释解读: 1. “久戍在边头” - “戍”意为驻守,此处指长期驻守边疆。 2. “春来忽已秋” - 春天来临之际,时间迅速从秋天过渡到冬季,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 3. “雁传天外信” - 大雁是古代用来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这里通过大雁传递消息象征远方的书信。 4. “人倚梦中楼” -
【注释】 载酒亭:在今江西九江市。四绝:指《庐山四诗》。纪山:即庐山。 【赏析】 这是诗人对庐山美景的赞美。 此诗是记叙自己在庐山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开头两句,点明游览的时间和目的;接着写自己来到庐山后的所见所感;末两句写诗人游罢庐山后的感受和心情。 “每到花开日,携觞坐此亭。”这两句是说每当花开的日子,就带着酒杯来到这里的亭子。这里“花开日”指春天的时节,因为此时正是百花竞相开放的季节
【注释】 丁字沽:天津市的一处地名。可,通“何”。怪:奇怪。直沽水:指海河。翻为丁字流:倒成了丁字形水流。扁舟:小船。何处去:去哪里?风起浪悠悠:大风起时,波浪起伏不定。 【译文】 多么奇怪的事啊!原来海河的水是丁字形流淌的。小船要去哪里?大风一吹,波涛汹涌,起伏不停。 【赏析】 这首诗写于天津,诗人以敏锐的观察能力,描绘出天津一带河流纵横、景色奇特的景象。诗的前两句
年年筑边城,敌骑犹出没。夜深沙月寒,空照杞梁骨。 注释翻译: - 《塞上谣》是明代杨巍的作品。 - “年年筑边城”:每年都会修建边防城池。 - “敌骑犹出没”:敌军骑兵仍然出没不定。 - “夜深沙月寒”:夜深人静时,沙洲和明月都显得寒冷。 - “空照杞梁骨”:只留下杞梁的尸骨在月光下孤零零地闪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将士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们的辛酸与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