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戍在边头,春来忽已秋。
雁传天外信,人倚梦中楼。

久戍在边头,春来忽已秋。
雁传天外信,人倚梦中楼。

注释解读:

  1. “久戍在边头” - “戍”意为驻守,此处指长期驻守边疆。
  2. “春来忽已秋” - 春天来临之际,时间迅速从秋天过渡到冬季,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
  3. “雁传天外信” - 大雁是古代用来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这里通过大雁传递消息象征远方的书信。
  4. “人倚梦中楼” - 人依偎在梦中的楼阁之中,象征着对故乡或亲人的深切思念。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边疆战士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他们在遥远边疆的孤独与寂寞。首句“久戍在边头”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名长期驻守边疆的士兵。随后两句“春来忽已秋,雁传天外信,人倚梦中楼”则进一步描绘了士兵们的内心世界。春天的到来让他们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凄凉,因为季节的更迭似乎总是无情地带走了他们的青春。而大雁南飞的讯息则成了他们唯一的慰藉,尽管知道这是虚幻的希望。最后,“人倚梦中楼”,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战士们只能在梦中寻找安慰,这无疑是对现实无奈的最好写照。整体上,此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抒情诗。

译文:
长久驻守在边疆,春风一来便已到了深秋。
雁阵传递着天外的消息,人儿依偎在梦中的楼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边疆士兵生活的描绘,展示了他们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首句直接表明了诗人的身份和背景,即一个长时间驻扎在边疆的士兵。接下来的两行进一步描述了士兵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春天的到来让他们感到生命的流逝,而大雁的南飞则给了他们一线希望。最后一句则更加深入地探讨了士兵们的感受,他们只能在梦中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边疆士兵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