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巍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意,把握诗中的形象,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结合诗句的意象来分析。 “孤山独秀”的意思是:孤山上只有一株树,它独自傲然挺立着;这两句是诗人自咏,借以表明自己志行高洁。“谁将一片石”意思是:那片石是何方人士所赠?“留与路人看”,意思是:我留下这片石头让世人欣赏;“天风吹不倒”意思是:即使被狂风刮倒,也会在风雨中屹立不移
【注释】 桃花口:指桃花坞。泊舟:停船。桃花树:指桃花坞的桃花,也暗喻美人的芳华。捕鱼人:泛指渔夫,这里特指渔夫王质。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在游览了浙江富春的桃花源后,写下此诗以记其事。全诗四句,前两句描写桃花源中景物;第三句点明主题;第四句描绘渔夫归去的情景。这首诗虽没有直接写“桃花”,但桃花是其不可缺少的意象,所以“桃花”一词不可忽视。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
拟古思边二首 其二 诗句释义 自是良家子,十年九在边。 鬓毛白已尽,何日勒燕然。 译文 自己本是良家女子,已经连续十年多次在边疆服役。 我的白发已经染白了,什么时候能够结束这场漫长的戍守? 注释 - 自是良家子: 自己是出身于良家的少女。 - 十年九在边: 连续十年多次前往边疆。 - 鬓毛白已尽: 自己的头发已经全部变白。 - 何日勒燕然: 何时能够结束这场长期的戍守。 赏析
以下是对这首诗《秋园杂兴其二》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天心元不动,寒暑自推移:天心始终不变,四季的变迁自有其自然的规律。 2. 独爱陶家酒,绝无宋玉悲:只喜爱陶渊明的酒,没有因悲伤而哭泣的情感。 关键词注释 - 寒暑:指季节更替,即春秋、冬夏等气候变换。 - 陶家酒:指的是陶渊明的酒,这里代指一种清雅高洁的饮酒风格。 - 宋玉悲
注释: 独坐:独自坐着。 夙心厌烦扰,无事即羲皇:早时心中烦乱不安,没有什么事情就想到古代的圣人。 山入晓窗碧,风吹午院凉:山影映进了早晨的窗户呈现出碧绿色,风在午后吹来,给庭院带来了清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闲适生活的田园诗。诗人以“独坐”开头,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他早早地就感到了烦躁不安,但当一切无事的时候,他就会想起古人羲皇,那是古代的圣人,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注释】 大雨水:农历六月。九河,指黄河中下游的九条大支流。家住:居住。不虑:不担心。贫无食:贫穷没有饭吃。翻思:反而考虑。买钓船:指购买渔具来打鱼。 【赏析《秋园杂兴》其一】 此诗作于诗人在任河南尉时。前二句写景,后二句抒情,全诗语言平白如话,但意味深长。《唐律疏议》云:“言情则郁陶,状物则宛转。”(见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咏史》组诗)这两句就是“状物”,而意蕴却非常深广。诗人说
【注释】无虑复何私:无忧无虑。人皆孩视之:人们都像对待小孩一样看待他。一啼并一笑,犹似未生时:他的哭泣和笑声,都像是还没有出生的孩子的声音。 【赏析】这首诗以儿童为题材,通过写一个婴儿的啼哭,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蔑视和憎恶。 “无虑复何私”,意为无忧无虑又有何私欲?诗人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忧患,而忧患来自世俗的欲望。所以,诗人用“无虑复何私”来表达自己对世俗欲望的鄙视。
高林叶亦落,何况于蒿莱。 怪尔岭头菊,迎霜尚未开。 注释与赏析: - 高林叶亦落:描述了即使是高大树木的叶子也在秋天落下,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规律。 - 何况于蒿莱:进一步对比了自然中更为普通的植物(蒿莱)也在落叶,突出了秋天的普遍特征。 - 怪尔岭头菊:用“怪”字表现出对菊花在霜降时还未开放状态的惊讶或不解。 - 迎霜尚未开:点明了菊花依然保持着春天的颜色,而没有因为季节的变化而凋零
【注释】 杂兴:即“即事”。 晚岁:晚年。 习禅寂:学佛修禅而达到心静的境界。 已:已经。 无:没有。 世上情:世俗的感情。 如何:哪里。 深夜里:深夜时分。 犹自:还、却。 感:感触。 声:声音,指秋虫鸣叫的声音。 【译文】 在晚年学佛修行到了一个宁静的境地,对尘世间的名利看得很淡,所以没有什么世俗的情感。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仍然会听到那蟋蟀的叫声,心里不禁生出一种凄凉的感觉。 【赏析】
生老病死,佛家视为四苦;宋时有人讽刺权贵,现在反其道而行之,以四绝句为题。第三首: 南北罢驱驰,闭门高卧时。 不生又不灭,惟有达摩知。 注释:南北罢驱驰,指的是南北战争结束,不再需要驱驰征战,可以安心在家休养生息,享受宁静的时光。闭门高卧时,指的是隐居在家,闭门不出,安享清福。不生亦不灭,指的是佛教中所说的“不生不灭”的概念,即生死轮回,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惟有达摩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