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承鲲
【注释】 岩庵二首:即《题岩庵二绝》。岩庵:指山中的寺庙。二绝:这是作者第二次在寺中所作的诗,共两首,故称“二绝”。其一见《全唐诗》卷七百五十一。万叶:树叶。人平:树梢与地面平齐。云起中峰白:云从山峰中升起,天空一片洁白。秋低众壑清:秋天到了,群山之中的山谷也显得格外清幽。幽阴:指深山中的幽静之处。客不到:没有人到这幽静的地方来。拥肿;树木因长年累月风霜雪雨而变得粗壮。东林叟:即东林寺僧
这首诗是丰学士为五溪先生故居所作的悼诗。五溪先生是唐代著名诗人韩愈的号,丰学士即指韩愈本人。丰学士五溪先生故宅是韩愈怀念五溪先生,并对其逝世表示哀悼和追思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旧业平泉里,荒林学士居。 注释:在平静的水面上建起了房屋,荒废的树林里住着文人学士。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五溪先生居住环境的荒凉与简朴,也暗示了他曾经的学术成就和生活状态。 第二句:壮心皆泯灭
译文: 夕阳西下,山间余晖逐渐消失,远方的天际被晚霞染红。 草儿在微风中慢慢变绿,湖面上积累的雨水使水面平静如镜。 壮志难酬,世态炎凉,我的性情也随着年岁而变得狭隘。 我不禁奇怪于嵇康这样的高士,他刚直的性格竟然要保养身体。 注释: 乱山:指群山。 馀照灭:夕阳的余辉已经消失。 暮霞明:傍晚的天空被晚霞染成一片红色。 草长微风绿:微风吹过,草地渐渐变成绿色。 湖增积雨平
【注释】 嶙峋(qiánxún):山石峻峭重叠。 殿塌:佛殿倒塌。 阴磴:指山间弯曲险阻的山路。磴,石阶。 花落佛衣藤:形容花瓣飘落如同落在藤蔓上。佛衣,即袈裟。 玄心:指佛教的深奥之心。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作者以“佛迹”为题,借写佛迹而抒发自己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首句点题,写佛迹所在之地是嶙峋怪石,气势非凡;次句写佛迹所在之处是一片荒凉,无人问津。“殿塌”二字
《郊园望月与田翁》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诗篇,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诗人展现了一个独特的场景和深刻的主题。下面是诗句、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 - 诗句: 月明何太甚,野坐转苍凉。 爽气临江白,屯云入戍黄。 风来妒酒薄,老至恨更长。 笑作秦公子,题诗颇自伤。 - 译文: 明亮的月光过于明亮,使我感到一种苍凉。 清冷的气息迎面扑来,江水显得如此清新;乌云密布,仿佛进入了军营的黄昏。 风来了
箯舆度岭长,路尽忽闻香。 箯舆:指独轮车。箯(lùn)是古代的一种运输工具。 度:越过。 路尽:道路尽头。 忽闻:忽然闻到。 香:香气。 裂壁开天栈,撑厓隐石房。 裂壁:山崖上的裂缝。 天栈:形容山路险峻,如同架设在峭壁上的栈道。 撑厓:支撑悬崖峭壁。 隠(yǎn):隐藏、躲藏。 石房:岩石上凿成的房屋。 回风乱幢节,滴乳润衣裳。 幢节:旌旗飘动的样子。 滴乳:形容露水像乳汁一样滋润。 衣裳
注释:炎热的酷暑,我斋戒静思;蒸腾的水气郁积而不散消。 山河大地都进入了烈火,天地之间仿佛向南飘游。 卧想阴山白雪皑皑,行走于泽畔吟诵着秋天的歌。 回想着醉心河朔的岁月,千载之后仍怀念袁、刘二人。 赏析:诗人在炎炎夏日里斋戒静思,但暑热逼人使他感到窒息,于是想象阴山上的积雪和楚泽秋色来解闷消烦。他想到自己虽然有“翻思醉河朔”的豪兴,但是,时移世易,人事全非,袁、刘已逝,而自己还远未能成事立业
天井寺 万壑趋天汉,千盘到寺门。 远山存殿古,小姓见僧尊。 想望真龙窟,寻常紫气屯。 来朝上五井,霜日看雷奔。 注释: - 译文: 万壑争流,直达天际;千盘曲折,终于寺门。 远处的群山依然保留着古老的殿宇,而小姓之人却能见到僧侣的尊贵。 想象中的真龙窟,平常就常有紫气聚集;早晨前来拜谒,在霜白的阳光下,可以看到雷霆奔腾。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天井寺的景色和氛围
诗句释义: 1. 屡忆临歧语:“屡”表示多次,“临歧语”指在岔路口上分别的告别话语。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分别时反复回想与友人临别时的谈话内容。 2. 频伤问字亭:“频伤”表示经常感到悲伤或痛苦,“问字亭”是古代的一种教育设施,用于教授文字知识。这里的“问字亭”指的是朋友在求学路上的一个象征性场所,表达了对朋友前途的担忧和关心。 3. 风尘馀涕泪:“风尘”通常指战场或旅途中的尘埃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首句“落落大星动,荒荒残月新”是写晓行所见。诗人清晨骑马出发,见天边有一颗星星闪烁,又见残月冉冉升起。“落落”,指明亮的样子;“大星”,即初升的太阳。“荒荒”,辽阔无际貌。“残月”,指残尽的月亮。“动”,这里用来形容月亮升起时的光影。第二句:“马骄常倦夜,鸡小不知晨。风雨思家数,阴阳纪异频。”写的是晓行的所感。第三句“马骄”,指骏马因贪睡而显得疲惫不堪。“常”,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