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仪
【注释】 南纪:指长江以南。遨游:漫游。扁(piān)舟:小舟。沧梧:古地名,在今广西苍梧县。赤水:即漓水。丹砂:矿物名,可制红色颜料,这里代指炼丹用的朱砂。百雉:指高大的城楼。榷酤(què gū):古代对盐酒等实行专卖。关吏:关口的小官。终军:《史记·平津侯列传》载,汉武帝时,终军自请为使者,出使南越,被拒关外,终军以帛书报王,言“愿请民有好行者、购马百匹,以自般累”,乃得出关。浪:虚浮无根。
周邑侯枉过村居 郎星行部及春和,老稚争迎睹玉珂。 曲巷向逢仙吏寡,应门今报使君过。 为怜折节忘轩冕,何限留馨在薜萝。 苍赤安危劳置问,保釐谁不望恩波。 注释: 1. 周邑侯:对县令的尊称,周邑,指地名,此处借指县令;枉:枉驾,指县令来此拜访。 2. 郎星行部:县令出行视察。 3. 春和:春意盎然,气候宜人。 4. 老稚:老年人和小孩子。 5. 玉珂:玉制的马勒,用来驾车。 6. 曲巷:弯曲的小巷
【注释】 舆:通“舆”,大车,这里指地图。智州山:地名,在今广西河池地区。名胜:著名的风景胜地。 【译文】 河池的四周都是山峦,层层叠嶂不可攀登。 问起智州人谁又知道,那有名的风景胜地竟被虚列在地图上。 【赏析】 《舆地图载河池有智州山意为名胜询之州人无有知者口占一绝》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诗人对河池智州的山水美景十分向往,但又觉得它并不出名,因而感到惋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描述了他在河池城的所见所闻。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和赏析: 1. 登河池城看筑工: 登上河池城观察筑墙的工人。"登"字在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城墙建设现场的实地考察。"河池城"指的是河池县的县城,位于今天的广西河池市一带。“筑工”即筑墙的工匠或工人。 2. 孤城一上一伤神: 这座孤零零的城池让人感到悲伤。"孤城"形容了河池城的孤立无援
吴守戎招集寿佛阁 新筑禅林傍水隈,北城连骑快追陪。 正逢过雨频挥麈,有约观涛复举杯。 难向风尘嗟吏隐,便于词赋识仙才。 须臾霁月山头见,似共慈云落上台。 译文: 吴守戎邀请我到寿佛阁聚会 新修的禅林傍着水边,北城的马匹快速赶来。 正当过雨时分频繁地挥动麈尾,约定观看波涛再次举起酒杯。 难以在风尘中嗟叹为官的隐秘,便于词赋中认识仙才。 一会儿雨停后明亮的月光在山顶出现,好像慈云降落在台上。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淡雅清香、疏影斜月和高洁品质,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诗人以“小院寒梅冬着花”开篇,描绘了一幅寒冷冬日里,梅花独自开放的图景。这里的“小院”和“寒梅”都是点明时间和地点的元素,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下来,“似迎春意到窗纱”则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在寒冬中绽放的独特景象。这句诗将梅花比作春天的使者,寓意着梅花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注释】 怀远:诗人自称,以自谦。江郡:指江州的州治所在。东来此要津:指诗人的家在江南,而江州是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江郡东来此要路:即“江郡东来此要津”,意即诗人的家乡(江西)离江州不远,是交通要道。万山如戟斗嶙峋:形容山势险峻。万山如戟,形容山势直插云端,如同利戟;斗嶙峋,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参差不齐。舟航阻绝经商路:形容因战事或自然灾害导致商船无法通行。车马踌躇问驿人:形容路途艰难,行走困难
得同社欧嘉祝秋闱捷报夙盟谁不羡藏珍,到此欣闻脱颖新。 三献已知终售主,一鸣应自足惊人。 唱来白雪称高调,步去青霄已绝尘。 明日上方逢给札,长扬羽猎更无伦。 注释: 1. 夙盟谁不羡藏珍:以前我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互相羡慕拥有珍贵的珍宝。 2. 脱颖新:指科举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如同鸟儿从鸟巢中跳出,显得新鲜。 3. 三献已知终售主:三次的献词(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应试方式)已经结束了
【注释】河池:即河池县,今属广西。节操:指节操志向不变。接籍:指登记户口。生齿:指人口。双轓:指双轮车。郑侠:字介夫,唐人,曾上书请罢盐铁官营,言事得罪,贬岭南。 【赏析】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人以自己的所见所感来抒写戍边生活的艰苦。首联说,我衔恩西去守卫河池,但忠心报国的志向始终如一;颔联说,虽然户籍中人数已很少了,可是我们依然安守疆场,决不懈怠;颈联说,蛮风是不会为我们的双轮车扫清障碍的
河池环绕尽皆山,叠嶂层峦莫可攀。 问及智州人不识,名山虚列地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