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函可
诗句逐句释义 1. 望夫石:指的是一块刻有妻子盼望丈夫归来的石碑,常见于中国长江边的古镇。 2. 江边守:指在江边守望的人,通常是因为等待远方的亲人。 3. 江易枯:表示江河的水容易干涸,象征生命的易逝和无常。 4. 石不朽:表示石质坚硬,不易被时间侵蚀,象征着恒久不变的信念或情感。 5. 生公说法也难听,直待夫来始回首:这里“生公”可能是指一位法师或者学者,他的话语难以被理解
【注释】陇头:《古诗十九首》中《行行重行行》:“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良马不回辔,知音不在侧。”此句意即陇山之头,流水之声凄凉悲切。惨凄:悲伤。 【赏析】这是一首写离别的诗。诗人在陇山上,看到从北方飞来大雁南归,听到水声凄凉而作。“陇头流水,声惨以悽”,陇头流水,声凄凄然,使人感到十分悲苦;落叶随风而去,也永远地告别了故枝。这两句是说,在陇头上流着哀伤的泪水,声音凄凉悲切,就像大雁的鸣叫
有所思 有所思,所思亦何益。 我置君心于我心,君置我心于道侧。 君心似我胡可得,北斗在南南斗北。 泰山如砥平,黄河如箭直。 若得君心有转移,与君重复整相思。 注释: 1. 有所思:指思念某人或某事。 2. 所思亦何益:所思念的人或事又有什么用呢? 3. 我置君心于我心:我把你的心意放在我的心中。 4. 君置我心于道侧:你把我的心放在道路的旁边。 5. 君心似我胡可得:你怎么能得到我的心呢? 6
【注释】 野田:野外的田地。黄雀:即鹌鹑,形似家鸽但略小。 自识:自知。形躯:身躯,体态。窃(qiè):谦辞,私下。愧:以……为耻。窃愧羽毛黄:暗讽自己羽毛黄色而不如黄雀,感到羞耻。黄雀:鹌鹑,形似家鸽但略小。 随饮啄:随着饮食的啄食。短丛:矮小的树林或草丛。足翱翔:脚在树林间飞翔。 且不羡鸿鹄:尚且不羡慕大雁。鸿鹄:指大雁。比喻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何况凤与凰:更何况凤凰和鸾凰呢?凤
诗句释义 1 行路难,不在山间与水间:这句表达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遇到艰难困苦,并不局限于自然景观(山和水)的环绕之中。 2. 水有漩复,山有崎岖:描述了水流回旋、山路曲折的自然景象,象征着生活中的不如意和挑战。 3. 城门大道,荡荡愁予:城门和大道代表着社会的大门,象征着人生的大路。这里的“愁予”表明诗人感到忧愁或不安。 4. 见人必恭敬,避人必欷歔:表示无论何时见到他人必须保持尊敬
【注释】 长相思 指对远方所思念的人。来何迟 为什么来得这么晚?荆山鼎 荆山产的美玉。紫清 指仙家之宫阙。六宫粉黛化为泥 指唐玄宗宠幸太真妃时,因安禄山叛乱,玄宗逃往四川,太真的宫妆化为泥土。王母高居瑶池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西王母在昆仑山上的瑶池设宴招待过汉武帝。仙人进玉饴 指西王母的仙果。千秋万岁以为期 希望永远长生不老。驾六龙中天飞 乘着祥云飞到天上
来日大难,风雨在门。今日有客,且共盘桓。精卫衔木,东海必填。 注释:明天就会有大难,风雨将会降临在门前。今天有客人在此,暂且一起畅谈。精卫鸟衔着树枝去填东海。 译文:明日将有大难临头,风雨即将来到门前。今天有个客人在此,我们暂且一同畅谈。精卫鸟衔着树枝去填东海。 赏析:诗的前两句是说,明天将会有大难临头,风雨即将到来,今天的客人也在场,我们便可以一起畅谈。诗人以精卫鸟衔树枝填东海的典故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共四句。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放歌行 斫却孤桐,凤或来止。 “斫却”是指砍倒梧桐树。梧桐树生长在南方,这里指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凤或来止”,意味着如果有一天凤凰飞到这个地方,就会在这里停下来。凤凰是吉祥的象征,代表着美好的愿望和对未来的期望。 堙却颍川,由或来洗。 “堙却”是指填平、填塞的意思。这里可能指的是填平了颍水(颍河流域的水)的河床。
《少年子》是李白在盛唐时期所作,通过描写一个纨绔子弟的生活方式和最终的结局,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不劳而获、放纵享乐生活的轻蔑和不满。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首句“白面少年子”描绘了一个年轻而又英俊的男子形象,他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光彩,但同时他也拥有着财富和地位。第二句“无金空有心”则揭示了他的空虚与浮躁,没有真正的财富支撑着他的心志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理解。 “久别离,已见塞鸿三度四”一句,诗人以景起兴,描绘了大雁南飞的壮观景象。这两句诗中,“久”字点明了离别的时间之长,“三度四”字写出了鸿雁飞的次数之多,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前岁寄书今岁至,开椷一片血淋漓。”诗人回忆往年寄书信的情景和今日收到来信的情景,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信未尽读而先收的情景。“开椷一片血淋漓”,是说信封上的血迹,说明信的内容非常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