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来何迟。荆山鼎就紫清归,六宫粉黛化作泥。
王母高居在瑶池,无数仙人进玉饴。千秋万岁以为期,何不驾六龙中天飞。
青鸟衔书到海涯,杲杲出日,浮云蔽之。长相思,不可知。

【注释】

长相思 指对远方所思念的人。来何迟 为什么来得这么晚?荆山鼎 荆山产的美玉。紫清 指仙家之宫阙。六宫粉黛化为泥 指唐玄宗宠幸太真妃时,因安禄山叛乱,玄宗逃往四川,太真的宫妆化为泥土。王母高居瑶池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西王母在昆仑山上的瑶池设宴招待过汉武帝。仙人进玉饴 指西王母的仙果。千秋万岁以为期 希望永远长生不老。驾六龙中天飞 乘着祥云飞到天上。青鸟衔书 传说有一只青鸟是神的信使。海涯 指大海。杲杲 形容太阳明亮的样子。浮云蔽之 被浮云遮蔽。

【赏析】

这是一首怀思之情浓厚的诗篇。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前八句写思妇对远方的丈夫的深切思念;后四句写她希望和远方的情人团聚的强烈愿望,并表示愿意随他同去仙境生活。此诗构思巧妙,想象奇特,意境优美,语言华美,堪称唐代绝唱。

“长相思”三字起兴,表明了作者对远人的感情。诗人以“长相思”三字为线索,把思妇对远方的情人的深切思念、盼望团聚的心情以及自己愿随情人去仙境生活的强烈愿望贯穿全诗,结构完整,感情细腻,富有艺术感染力。

首二句直抒胸臆,写思妇对远方的情人的思念。“长相思”,意谓“长而不忘”。开头二句即点明题旨。“荆山鼎就紫清归”,荆山是盛产丹砂的地方,这里借代思妇家乡。据《拾遗记》,荆山上有丹室,丹室内有神鼎,神鼎炼丹成后,神鼎便飞入紫霞之中。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思妇思念远方的情人,是因为情人从荆山下的故乡来到了自己的身边。“六宫粉黛化作泥”,是说宫中美女们都被情人的美貌迷住了,一个个变成了泥土。这两句是对前面思妇思念情人的原因所作的进一步说明。“六宫粉黛”本是皇帝的侍妾,她们的美丽是天下闻名的,但她们一旦迷恋上了情人,也就变成了泥土。这既是夸张的说法,又是比喻的手法。

三、四句写神仙们的活动。“王母高居在瑶池”,意思是说,神仙王母娘娘住在瑶池。瑶池是神话传说中的仙界所在地,这里也是仙境的意思。《列子•周穆王》载:“穆王西游,越昆仑,至于弇山,乃大响而奔之,不至昆仑,逆折而坠。经20馀年,得白吴之都。乘九牙之车,驾巨麟,赤螭,白虎,元龟、黑蛇、玄狐、玄虎、玄麒麟,玄象为之前后导。”这几句诗就是王母娘娘率领她的侍女们来到人间的故事。接着又写到仙人们正在进献仙果,他们进贡的是仙果(即玉食)给王母娘娘吃。王母娘娘吃的是“玉食”,那么王母娘娘本人当然是“玉女”。王母娘娘吃的仙食是吃了可以长寿不老的仙药。这些神仙都是不死的,他们的寿命很长,他们的生活也很美满。最后两句是说,王母娘娘寿年千岁,她希望长生不老,所以她想驾着云彩飞向天空,去与情人相会。

五、六句写思妇的希望。“青鸟衔书到海涯”,“青鸟”是指神鸟。《山海经•大荒东经》载:“有青鸟焉,羽毛若翠,名曰乌占,南向,司日月之行。”“青鸟衔书”即神鸟衔着书信飞到天涯海角去传信,这自然是一种浪漫的设想。“杲杲出日,浮云蔽之”,太阳光灿灿地升起,却被浮云遮挡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青鸟衔着书信飞到天涯海角去了,但是思妇见不到它的影子。“长相思,不可知”,意思是说,思妇不知道青鸟什么时候才能飞回来,也不知道情人是否真的会到来和她团聚。

这首诗在构思上很精巧。前八句写思妇对情人的思念。从第二句开始,思妇的想象就进入了神仙世界。后四句则转入现实生活。这样安排,既表现了思妇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又表现出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描写方面也很细致。如“荆山鼎就紫清归”、“六宫粉黛化为泥”、“王母高居在瑶池”、“无数仙人进玉饴”、“千秋万岁以为期”、“何不驾六龙中天飞”、“青鸟衔书到海涯”、“杲杲出日、浮云蔽之”等等,都是具体形象的描写。这些描写都很生动具体,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