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衲还山去,深居第几重。
遥知岩石侧,犹有汉唐松。
施食下林雀,安禅护洞龙。
寄言诸老宿,春晓待飞筇。
【注释】
怀千山诸子:怀念隐居在千山的诸子。
野衲还山去,深居第几重:野衲指和尚,用和尚的修行比喻隐者的隐居生活。第几重指山中居住的层次。
遥知岩石侧,犹有汉唐松:远远地看见山岩边,还有像汉朝和唐朝时种植的古松树。
施食下林雀,安禅护洞龙:在树林里投食给飞来的雀鸟,让它们安心下来;保护洞穴中的龙不受伤害。
寄言诸老宿,春晓待飞筇:告诉那些年长者,春天早晨准备拄着竹子做的拐杖上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律诗,写于作者隐居期间。全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野衲还山去,深居第几重”,诗人以和尚的形象描绘了隐居的生活状态。野衲指和尚,用和尚的修行比喻隐者的隐居生活。第几重指山中居住的层次,表现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深远。
颔联“遥知岩石侧,犹有汉唐松”,诗人通过对岩石侧古松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怀念之情。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又体现了他对历史和文化的敬畏之心。
颈联“施食下林雀,安禅护洞龙”,诗人通过对林中雀鸟和洞中龙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生态的关怀和保护意识。施食下林雀、安禅护洞龙等形象,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关爱,更体现了他对和谐共生的追求。
尾联“寄言诸老宿,春晓待飞筇”,诗人通过向年长者传达自己的心愿,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望。这里的“诸老宿”是指那些年长者,他们代表着社会经验和智慧,而“春晓待飞筇”则暗示了隐者将在春天早晨踏上登山之旅。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和表达,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和自然生态的关注和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