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何惨悽。城上吹笛乌复啼,城下秋草白萋萋。
安得长风吹此月,直向石洞青松枝。关山月,无尽时。
关山月
关山之月,何其惨凄。城上吹笛,乌复啼鸣,城下秋草,白如萋萋(一种茂盛的青草)。
安得长风,吹动此月,直向石洞,青松枝头。关山月,无尽时。
译文:
关山的月亮啊,为何如此惨淡凄清?城上的吹笛声,乌再次啼鸣,城下的秋草,白如细草。
如何能让长风吹起这圆月,让它直向石洞,青松枝条?关山的月光啊,何时才停止。
赏析:
这首诗以“关山月”为题,描绘了一幅关山月夜的壮美画面。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关山月夜的悲凉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关山月,何惨悽”,直接点明了关山月的特征——惨凄。这里,“惨凄”一词不仅形容了月光的暗淡,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无奈。同时,“城上吹笛乌复啼”一句,通过对比关山上的笛声与鸟鸣,进一步衬托出关山月夜的凄凉氛围。而“城下秋草白萋萋”则通过描绘秋草的颜色,营造出一种萧瑟、冷清的氛围,使整首诗的氛围更加浓厚。
接下来三句“安得长风吹此月,直向石洞青松枝。关山月,无尽时”,则是诗人对于关山月夜美景的赞美。他希望长风能吹动这圆月,使其直达石洞青松枝头。这里的“无尽时”,既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又透露出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关山月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它既有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又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将关山、月夜等元素与自己的情感紧密相连,使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