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函可
【注释】 有所思:有所想念,所思念的人。乃:在……地方。三五:指树木上的鸟雀。啁啾:鸟鸣声。翠羽鸣:鸟儿在树上鸣叫。树下美人向空语:美人在树下说话。此时:这时候。山月定得闻:月亮一定可以听到。似解不解无伦绪:仿佛理解又好象不理解,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一撚(niè ):捻(nian)。愁心:愁苦的心事。到:来到。夜阑:夜深。长边戍(shù):边境上的城堡或烽火台。凭谁寄与:托付给谁呢? 【赏析】
树中草 微贱一茎草,寄生枯木中。 客土本无多,安敢望丰茸。 孤根藉纤露,暂此朝夕荣。 不择栋梁材,只贵空能容。 翻译: 树中的小草,卑微如一根草,寄生生长在枯死的树木中。 在客位的土地上,我并无太多资源,不敢奢望像丰盛的草丛一样繁茂。 我的根孤单地依附在细小的露水上,暂时享有短暂的繁荣。 我不挑选栋梁之材,只看重它能够容纳我的根须。 注释: - 微贱一茎草:微小而低贱的草。 - 寄生枯木中
注释: - 关山月:这是一首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其归来的期盼的古诗。 - 月向巫闾山上出:月亮从巫闾山(今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升起,这里的巫闾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月亮升起的地方。 - 不照人间照死骨:月亮虽然照亮了世间万物,但它却没有照到死去的人的骨骼上,象征着对亡人的怀念和哀思。 - 死骨千年更不还:那些逝去的生命,他们的骨头在千年之后也难以回归,表达了对死亡、离别的感慨。 -
关山月 关山之月,何其惨凄。城上吹笛,乌复啼鸣,城下秋草,白如萋萋(一种茂盛的青草)。 安得长风,吹动此月,直向石洞,青松枝头。关山月,无尽时。 译文: 关山的月亮啊,为何如此惨淡凄清?城上的吹笛声,乌再次啼鸣,城下的秋草,白如细草。 如何能让长风吹起这圆月,让它直向石洞,青松枝条?关山的月光啊,何时才停止。 赏析: 这首诗以“关山月”为题,描绘了一幅关山月夜的壮美画面
【注释】 善哉行:即《君子行》,乐府旧题。南有佳人:南方有一位美丽的女子。爱而不见,郁我怀抱:她虽然爱我,但因各种原因不能和我在一起,因此我心中郁闷。昨日犹壮,今日已老:昨天还很健壮,今天却已经衰老了。 何以却之:用什么来阻止我追求她呢?出门刈稻:外出割禾,去看望她。心洞雨晴,目开天扫:心中如同晴天一样开朗。 悠哉悠哉:悠长而轻松的样子。孰知大道:“谁”了解“道”,这里指“道”。 仰掇玄露
【解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全诗语言质朴,意境幽雅,情深意长,表达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及对离别的伤感。 【答案】 注释:相逢:相见、见面。两复三:重复三次,形容次数多。君北我自南:你往北方去,我自己在南方,表示要与你分别了。知:了解。不是伴:不是同伴。半揖:作揖,行礼。略交谈:略微谈了几句,意思是说,虽然彼此有深厚的感情,但因不能同舟共济,只能含泪而别,只能勉强地应酬几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分析能力。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空城雀”是题目,题目的意思是:空城里的麻雀。“腹中饥”,指肚子饿,比喻处境困难。“雀虽饥,无是非”,意思是说:虽然肚子饥饿,但不会分辨是非黑白。这里运用拟人的写法,以“空城雀”的口吻来表现自己的遭遇与心境。“莫向上林枝上栖”,意思是说
枯鱼过河泣 劝鱼且莫悲,告诫谨慎行事 1. 作者简介 -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被誉为“诗仙”,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2. 诗词原文 - 枯鱼过河泣,劝鱼且莫泣,劝鱼且莫悲。蛟龙有时斩,何况鲂与鲵。 3. 诗句释义 - “枯鱼过河泣”:比喻因遭遇困难或挫折而悲伤落泪的情形。 - “劝鱼且莫泣”:告诫鱼不要因为悲伤而哭泣,应保持镇静。 -
【注释】 相逢行:即《相逢行》,乐府《相和歌辞》。“相逢”,指相遇,相逢。“大路”,大道,宽阔的道路。“君西我自东”:诗人说:“你往西边走,我往东边走”。 【赏析】 《相逢行》是一首汉魏民歌,属相和歌辞中的《杂曲歌辞》。这首诗写在大道旁与恋人偶然相遇的情景。首句开门见山,点明相逢的地点和时间;二句言“不知为何事”,却见马匆匆,既表现出主人公的矜持、矜持、矜持,也暗示着相逢的原因可能是急迫的。
君马黄,四足忙,挥鞭意气何扬扬。我独无马步道旁,我步踯躅君马狂。 下有不测之大堑,上有崎岖百折之崇冈。万一失足,人马皆亡。 愿君下马为君指,林间有路平且康。 译文: 你骑马的马匹是黄色的,四只脚在忙碌地奔跑,挥动着马鞭时,你那昂扬的意气令人赞叹。而我自己却无法像你那样骑马,只能默默地站在道路的一旁,看着你的马匹在你的带领下狂奔。 下面是深不可测的大坑,上面则是崎岖不平、弯弯曲曲的小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