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函可
诗句:长相思,暗泪披。 译文: 在漫长的思念中,我无法入睡,只能独自流泪,心中充满了痛苦。 关键词注释: - 长相思:一种古典诗歌形式,常用来表达深情厚意。 - 暗泪披:指默默忍受着心中的悲伤和泪水。 - 虫吟草根如知之:像知了一样在夜晚鸣叫,表达对爱人的深深思念。 - 夜深佛火光希微:夜晚深沉,只有微弱的佛光陪伴,表达了孤独和寂寞。 - 钟鼓不鸣心肝摧:钟声和鼓声都停止了
【解析】 此诗是咏物诗,借落叶抒发诗人孤独无朋之悲。第一句写众叶落地死去,只有一枝叶在枝上留存。第二句写这枝叶虽然能保朝夕,但无奈没有伴侣。第三四句写天日远不照临,霜雪降临其头。第五六句写大树枝干被摧折,树叶却无忧患。“一叶”喻人,以落叶自况;“枝上留”指虽身居高处仍不免遭摧残。末两句写天日、霜雪、大枝都与自己无缘,而“尔”(你)叶却安然无恙,这是以“尔”叶比自己,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凄凉。
长相思,在上古。 神农虞夏皆黄土,手把黄土心欲诉。 黄土乌知予心苦,向空一掷散如雾。 天无门兮地无路,龙为鱼兮鼠为虎。 愿还苍生置三五,四海欣欣歌且舞。 译文: 长相思,在上古。 神农和虞舜夏禹都是从黄土中诞生,他们用手握住黄土,心里想诉说什么。 黄土怎么会知道他们的心事痛苦,他们把它抛向空中,就像烟雾一样消散。 天空没有门户,大地没有道路,龙成了鱼,老鼠成了虎。 我希望能回到古代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此诗共2句,全诗的意思是:人世间的香,神人间的眼。“神谣”即“神之歌”。诗人用两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统治者的强烈不满和愤懑之情。 【答案】 示例: 神谣 人肉馨,神眼睁。 注释: ①“人肉馨”指祭祀用的祭品是人的肉体,这里暗指统治者的残暴。 ②“神眼睁”指的是神灵的眼睛睁开了,这里指统治阶级已经看清了他们的统治本质。 赏析:
【注释】 山居十首 其五:干叶乱飘屋角,枯枝横柱篱边。 谁道山居闲暇,拗枝扫叶烧泉。 译文: 干枯的树叶在空中飞舞,落在房屋的各个角落。 枯死的树枝横放在篱笆旁边。 谁说山中隐居生活闲散? 我正用树枝和枯叶清扫泉水边的落叶。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隐居山中的生活。开头两句写环境之静,接着以“谁道”一词发问,引出后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突出了诗人在山居生活中劳作的身影
枯鱼过河泣,其二枯鱼过河泣,劝鱼且莫泣,劝鱼且莫悲。 若能一滴水,扬鬣还天池。 注释: ①过:经过。 ②鬣(liè):鱼的尾巴和尾端分叉处至尾部的细长部分。 译文: 干涸的鱼儿渡过小河,在岸边流泪哀泣,它劝鱼不要悲伤,劝鱼不要哭泣。如果它能有一滴水,就能让它回到天池。 赏析: 这首诗以枯鱼自喻,表现了诗人在政治生涯中的困顿、失意以及渴望重返朝廷的心情。诗中“枯鱼”是作者自我形象的写照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语言表达的赏析,注意要结合注释来理解。首先要注意“陇头流水”中的“陇头”指的是陇山的头部,也就是陇山东面的山峰;“流水”指的是山上的泉水。所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陇山上的流水向东向西流去,哀伤的是那飘飞的蓬草,在陇头的旧丛中瞻望。“旧丛久空”,就是旧丛已不再有蓬草了;“忧心忡忡”,意思是忧愁烦乱,心中不安。诗人以陇头流水为线索,将眼前景物与心中的愁绪联系起来
【注释】 临:登。高台:高处的土堆或山崖。 望:远眺。 潮:海水因日月引力而形成的涨落现象。 回:指潮水向相反方向流动。 时:时间,时期。 流民:被迫离开家乡到外地谋生的人民。 平:平息,平定。 高台:高耸的土堆、岩石、山峰等。 毋使:不要使……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站在海边的高台上远望东海,看到海上的潮水时而涨起,时而又退去,想到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民,他们没有地方可以去,希望海神能够把他们平息
【注释】: 雀飞多——比喻乌鸦。 触纲罗,可奈何——被网捕获,无可奈何。 回头语飞乌,汝母翼折待汝哺——乌鸦反哺,报答养育之恩。 饥不及朝,朝不及暮——形容生活艰难。 风中之烛枝上露,莫取盈仓填汝嗉——就像风中的蜡烛和枝头上的露水一样,不要贪得无厌。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通过描写乌鸦的生活状况,揭露了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浪费、不顾百姓死活的丑恶行径,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妾薄命 十三嫁先夫,十四先夫死。 十五嫁后夫,十六后夫死。 两度踏君门,依然一童稚。 凤钗两股齐,罗衫色仍紫。 哭新兼哭旧,那复再生理。 吁嗟十七十八嫁何迟,惟恨当年错欢喜。 注释: 1. 妾薄命:我命薄如纸。 2. 十三嫁先夫:指嫁给了前夫,年龄在十三岁。 3. 十四先夫死:在前夫死后,年龄十四岁。 4. 十五嫁后夫:嫁给了新的丈夫,年龄在十五岁。 5. 十六后夫死:在后夫死后,年龄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