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函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结合注释和全诗内容具体分析即可。 “怀苏筑”三句:怀念友人苏轼的诗句,表达了诗人思念友人的情怀。 “料是”三句:估计大概是推开窗子看,雪覆盖了溪水。 “句从寒处索”三句:指诗中句法是从寒冷之处寻求,物象与感悟相互映照。 “但望空林霁”三句
小河 寂寂小河水,波平意自闲。 更无舟楫苦,独有雪冰艰。 众汲何曾损,直行绝往还。 静思源出处,应在万重山。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小河的宁静和自然之美。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小河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充满了诗意,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小河的宁静、自然之美以及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诗歌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
【注释】 怀我存:怀念我的诗。 昨夜风吹雪,谁边落更多:昨天晚上,北风吹动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在哪个人家的门前?落得多一些呢? 最怜愁与老,安得笑还歌:我最可怜那些因年岁已高的忧愁而衰老的人,怎么能够让他们开怀大笑,又唱起欢乐的歌来呢? 范叔寒如此,陶公兴若何:像范仲淹那样清廉正直,那么他的心志如何?像陶渊明那样高洁,那么他的意志又怎么样? 明朝采残菊,著屐定相过:明天早晨,我要去摘些残菊
【注释】 尔时:此时。 独坐:一人静坐。 把笔:拿着笔。 良计:好的计策。 以此为:以……为。 足疗饥:足以解除饥饿。 寒生:因寒冷而生的。 远思:深远的思念。 望幽姿:遥望着幽深的景色。 明晓来相问:黎明时来询问。 携将:携带。 菊一枝:一枝菊花。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雪中梅花的形象刻画,抒发了内心的感慨与思考。 首联“尔时应独坐,把笔自题诗”,表达了诗人独自面对雪景时
接薪夷书 忆君良独苦,书到益伤神。 众命终难活,一心不负人。 何天堪问话,无地可容身。 却望边关外,偏多夙所亲。 译文: 想起你真的很苦,书信到达更加让我心伤。 众人的命运都难以存活,只有你的心是忠诚的。 哪里可以询问命运的事理,哪里能够容身? 遥望着边关上的亲人,偏偏他们与我有着深深的情谊。 注释: - 忆君:怀念某人。 - 良独苦:非常痛苦。 - 书到益伤神:收到书信后更让人心神不宁。
【注释】 道心:指佛门之心。宿:栖息,停留。风雪裹残僧:被风雪裹挟的和尚。 磬:古代寺庙里的打击乐器,用石或金属制成,形如棒。零败叶:落叶纷纷飘落。 古藤:指枯萎的老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僧人在风雪中的苦修生活。诗人通过描写僧人的修行生活状态,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的信仰与依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中“因人实不能”的理解与思考。 首句“道心宿何处”,意为佛门之心究竟在哪里
【注释】 对雪:写雪景。尚春衣:犹言初春的衣衫、衣服。高林:高大的树林。望已稀:远看稀疏了。朔风:即北风。从地起:从地面吹起来。近僧飞:指雪花纷纷扬扬飘落到僧人身上。鱼懒,鱼在冬天懒得游动。麈(zhú):麈尾,一种拂尘,这里指麈尾。闲静不挥:指僧人清雅宁静的样子。荆扉:用荆条编成的门,这里指柴门。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写了冬日的山林风光和寺庙中的僧人生活。首联写诗人站在高高的山头远看树林
诗句释义 1 流离方五岁,隆准异时儿:这一句描述诗人的年幼和外貌。流离表示四处漂泊,五岁可能意味着诗人年纪尚小,但已经经历了很多困难。"隆准"是指高挺的鼻梁,"异时儿"则表示与众不同的孩子。 2. 所幸生年晚,全无旧国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庆幸自己生于晚景,因为早年的生活让他没有太多的旧国的思恋。 3. 泥深失龙性,霜冷落琼枝:这两句用比喻的手法
【注释】 1.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2.偕诸子:带着儿子们一同去。 3.北里:这里泛指北城或北郊,因靠近皇宫而得名。 4.扶:扶着。 5.单于台:即单于庭,汉代匈奴单于的官邸,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召寺一带。 6.水泛东篱菊:水漫过了东边的篱笆旁的菊花。 7.心存故国莱:心系着故土的菜园。 8.寒日甚:寒冷的天气越来越严重。 9.客颜开:客人的脸色会因为寒冷而变得不好。 【赏析】
这首诗的意思是:收到了千山人的消息,他在山中等着我。昨天山上的雪很大,但山风吹过又空空荡荡。松枝伸进了门里,石径直通天空,我怎么能够穿双木屐,到处寻找幽静的地方呢? 注释: - 得千山诸老信:收到千山人的消息 - 千山人有信,望我到山中:千山人给我写信,让我去山中找我 - 昨日满山雪,山风吹又空:昨天山上的雪很大,但风一吹又空空荡荡 - 松枝当户入,石径与天通:松树枝伸进了门里,石径直通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