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元标
注释: 谩吟六首 其五:漫读《六经》六次 纷纷谭道何多歧,道听途闻也自欺:谈论道理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听到路上的传言就自己欺骗自己。 纵说良知无觅处,谁知吾道在希夷:纵使说你找不到良知,谁知道我的道在什么境界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良知”和“道”这两个概念的深刻思考。诗人认为,人们在探讨这些深奥的问题时,往往只是听到了一些表面的、片面的信息,而没有真正理解它们的本质。因此
【注释】谩:空。百不能:指事事不能如意。好汉:英雄豪杰。萍踪:浮萍的踪迹,比喻行踪不定。飘泊:漂泊,流浪。行脚僧:指云游四方的和尚。 译文:自己嘲笑自己事事不能如意,人间的英雄豪杰也互相厌恶。行踪无处不去漂泊,做官就像云游四方的和尚。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在官场上的无奈和辛酸。他感叹自己事事不能如意,连英雄豪杰也相恶,这反映了他在官场上受到的排挤和打压
注释:薛钦宇督学楚中 其二 濂溪溪上草绸缪,月色岩光迥不侔。 寂寞河东风咏后,沅兰湘芷忆前修。 译文:在濂溪溪边的草丛中,我织起了思念的绸缪;月色和山光迥然不同,无法相提并论。 在寂静的河畔,风拂过,我吟咏着《咏史》之后;沅水之滨,兰花湘芷让人想起从前的人。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在濂溪溪边思念故土,以及在风中吟咏的诗歌。首句“濂溪溪上草绸缪”,以“草”起兴,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浮云:比喻人生如浮云。抉破:突破。青天:蓝天。悬崖:高台。撒手:放开。万丈台:极高处。 无一事:指没有杂念和烦恼。无修:没有修行,即没有修养。原:本来。 赏析: 这首诗以浮云作比,形象地描绘了人的生活态度和境界。浮云决破青天,象征着人生的豁达和超脱;悬崖万丈,象征着人生的险峻和艰难;悟后浑然无一事,则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领悟和对生活的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启示性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下面对每一句诗句进行逐句释义,并附上注释和赏析。 1. 浮云不碍水中天,翠竹亭亭大士禅。 释义: 水面上的白云,如同天上的浮云一样,与水中的天空相互映衬,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翠绿的竹子亭亭玉立,仿佛一位禅师在大士面前打坐修行。 2. 江上渔翁高卧稳,随风吹去渡头船。 释义: 江面上的渔夫安详地躺着,随着轻风飘动。渡头的小船上
【注释】 翩翩:文彩飞扬的样子。 文彩:文化、才学。 时流:当代人。 传俄:不久。 出帝州:指离开京城到边远地区。 大别山:在今湖北省麻城县南。 春色满:春天的景色充满了整个大地。 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 赏析: 这首诗是薛钦宇督学楚中时的即景之作,表达了他离开京城到边远地区去任官的豪迈心情。诗人首先描写了离开京城时的文采飞扬,接着描述了自己到达目的地后所见的大别山下的明媚春光
注释:腰间挂着三尺龙泉剑,交给人间去斩葛藤。没有斩断葛藤还在不停地说话,要知道这道道法是在人心中弘扬。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咏剑诗。诗人借用“龙泉剑”的形象,来比喻自己的高洁品质和坚定信念。他以宝剑自喻,表达自己对于理想、信仰、道德的追求和坚守,表达了一种对人生价值的高度认同,也表现了诗人豪情满怀的气概和胸怀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名篇《次韵东坡先生天池寺诗》之一。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以及注释和赏析: 一、诗句解读及注释: 1. 趺坐凌空并鸟宿 - 这句描述了一个静坐冥想的情景,仿佛坐在虚空中,与飞翔的鸟儿一同栖息在高处。 - 「趺坐」指的是盘腿坐下的姿势,是一种修行时常用的姿势,表示一种心灵的平静和专注。 - “凌空”意味着超越世俗,达到心灵上的高度。“并鸟宿”则可能暗示着与自然融为一体
【注释】 嵯峨:形容山峰的险峻。太乙:传说中指天帝。谁将混沌开:是谁把天地万物分开,使之有了形状。太乙,天帝。太一,指天的主宰,天帝。混沌,本意是未剖开的蛋。 见说远公曾说法:据说慧远法师曾在寺里讲过经。慧远(334~416),东晋僧人。俗姓贾,敦煌人。曾于庐山虎溪寺结茅讲经,世称“远法师”。后来在庐山东林寺建净土宗道场,成为净土宗祖师。 纷堕:纷纷落下,形容落花之多。雨花台
【注释】 巨海:大海。浮沤(ǒu):水泡、泡沫。浪得身:随风飘荡,随波逐流。还谁:指“我”。一窍:比喻“一点”。天真:指纯真、自然。 东风吹动江门树:形容冬日的寒意。 一夜寒花遍地新:形容一夜之间百花开放,遍地都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任仁堂在任山东莱芜知县时所作。诗中描写了冬日里江边树被吹动的情景,以及一夜之间百花盛开的景象。通过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