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廷式
莺啼春思苦。看湖山纷纷,尚馀歌舞。折柳千丝,殢酒痕犹沁,锦襟题句。倚遍危阑,澹暮色、飘残香絮。似绣园林,一霎鹃声,便成今古。 当日花骢联步。共游冶春城,踏青归路。夜半承明,听漏声疑在,万花深处。可奈东风,吹不散、浓雰凄雾。好记灵和旧恨,清商自谱。 注释: - 莺啼春思苦:莺鸟的啼叫声中充满了春天的思念之情,让人感到痛苦。 - 湖山纷纷,尚馀歌舞:湖光山色之中,还有残留的歌舞之声。 -
广谪仙怨 玄菟千里烽烟,铁骑纵横柳边。 玉帐牙旗逡遁,燕南赵北骚然。 相臣狡兔求窟,国论伤禽畏弦。 早避渔阳鼙鼓,后人休笑开天。 注释: - 玄菟千里烽烟:指边疆战事连绵不断,烽火连天。 - 铁骑纵横柳边:形容战况激烈,战马奔腾,骑兵纵横驰骋于边疆之地。 - 玉帐牙旗逡遁:指军队在战场上犹豫不决,不敢前进。 - 燕南赵北骚然:形容战争带来的混乱和不安,使各地人心惶惶。 - 相臣狡兔求窟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鹧鸪天·着意寻春春已阑》。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着意寻春春已阑。 - “着意寻春”表示刻意寻找春天的踪迹,而“春已阑”则表明春天已经过去,春天的美景不再可见。这里的“着意”可以理解为对春天的渴望和追求。 2. 东风一夕转轻寒。 - 东风是指春风,这里指的是春天的风。“一夕”表示一夜之间的变化,“转轻寒”意味着天气突然变得寒冷起来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乍来又去,几时得共孤山住。 —— 描述梅花虽然短暂地来到又离开,何时能够和孤山上的梅花共处一宿。 - “乍来”和“又去”描绘了梅花的到来和离去都迅速而短暂。 - “几时得共孤山住”表达了作者渴望与梅花长久相伴的愿望。 2. 疏雨。 —— 细雨纷纷落下。 3. 对缀玉繁枝换春句。 —— 形容雨水打在稀疏的梅花树枝上,仿佛是玉石般清脆悦耳。 4. 天寒倚翠袖
《望江南 其三》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一首词,出自《全唐诗》。 诗句释义: 1. “游侠好,不愿执金吾”:游侠,指那些行侠仗义的人。他们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受到官府的限制和束缚。“执金吾”指的是汉代的一种官职,掌管京城的守卫,地位较高。 2. “宝瑟歌成三妇艳,银鎗舞急万人呼”:宝瑟,一种精美的乐器。这里形容歌声优美动人,仿佛有三位美女在弹奏。“银鎗舞”则描述了一种紧张刺激的舞蹈
在南唐后主李煜的《望江南词二首》中,有一首《游侠行》,其中“游侠好,远出不须粮。偶忆蒲萄过大宛,闲寻芝草渡扶桑。”这两句诗,表达了游侠们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句“游侠好,远出不须粮”中的“游侠”指的是古代中国的一种侠客形象,他们身怀绝技,行走江湖,行侠仗义。而“远出不须粮”则是对他们冒险精神和独立生活能力的高度赞扬。这里的“粮”指的是食物,游侠们在外出时无需携带粮食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此句出自苏轼的《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慨。苏轼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武昌台下不同时间的景象以及自身的感受,抒发了时光易逝、人生无常之感。上阕写三次逢重阳,菊花依旧黄,而人却已老去,有一种岁月沧桑的无奈。下阕则通过煮茶自洗椰瓢、削竹闲裁菊枕等生活细节,表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
踏莎行 题明叶绸鸳鸯梦传奇崇祯丙子刻本 英宪传经,光威联句。 一家词赋堪千古。 谁知中女更多才,铜驼别有伤心处。 紫玉成烟,红箫未谱。 一痕断砚留眉妩。 仙盟佛证总无聊,薰风独据珊瑚树。 注释: 1. 英宪传经,光威联句:指的是明朝的英宪和光威等人通过传播经书和诗词来传承文化。 2. 一家词赋堪千古:指这些词赋作品流传至今,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3. 谁知中女更多才:意在感叹女性也有才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南歌子 其二 闺情》。下面逐句对这首诗进行释义: 1. 铁鹿沈长锁,金蟾齧碎香。 注释:沉入水中的长锁(象征着深藏不露的爱意),金色的蟾蜍咬碎了香囊。 赏析:《南歌子》是唐时流行的一种词调,此诗借用了“铁鹿”和“金蟾”这两个意象来表达深深的相思之情。"沉长锁"暗指女子对心上人的深深思念,如同被囚禁在深锁之中,无法自由。而"金蟾"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
望江南其五 游侠好,纵猎玉骢骄。金弹戏抛林外雀,珠弓曾射水中蛟。千里极萧条。 注释: 1. 游侠好:喜欢游侠的生活。 2. 纵猎:放纵打猎。 3. 玉骢骄:骑着骏马显得骄傲。 4. 金弹:金色的弹丸。 5. 戏抛:随意地扔。 6. 林外:树林外面。 7. 珠弓:用珍珠制成的弓。 8. 曾射:曾经射中。 9. 水中蛟:水中的蛟龙。 10.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11. 极:极其、非常。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