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廷式
【注释】: 衣瓜夏五。试于阗新乐,柘枝蛮鼓。七宝楼台弹指现,乍染缤纷花雨。钏动声轻,钗横光颤,宝靥明星互。天河不隔,盈盈咫尺无语。 为问拾翠洲边,明珰未解,可要陈思赋。结绮临春朝复夜,赢得东昏千古。海绿非春,云香何叶,回首衡皋暮。维摩病也,凭谁问询天女。 【译文】: 盛夏五月,试演于阗新乐,柘枝蛮鼓声震天动地。七宝楼台弹指间出现,仿佛是五彩斑斓的花雨。手腕轻轻转动,清脆悦耳的响声;金钗横放在头上
【解析】 本词以女子的口吻写闺中思念之情,全词语言明快自然,意境清丽。“窈窕疏花忆淡妆”,“窈窕”即幽深美好的样子,形容女子的美貌;“疏花”即稀疏的花枝,指花朵。“忆淡妆”,即怀念那曾经淡雅美丽的妆容。“远山如写画眉长”,“远山”即远望的群山,这里借以喻指自己的眉毛长又黑,像远山一样秀美。“画眉长”,即画得长长的眉毛。“那堪微雨湿衣裳”,“堪”是可的意思,“微雨”即细雨。“衣裳”即衣服
【注释】 1. 河桥:指黄河上的桥梁,多在渡口。临泊:靠近水边的停船。2. 百草凄迷:花草凋落的样子。3. 汪汪:形容水声。4. 莺飞:黄莺飞舞的春天景象。5. 螀啼苦:寒蝉鸣叫的声音很悲凉。6. 赋:写。7. 伤岁暮:伤春。8. 闲愁:指羁旅在外的愁苦。9. 卧听萧萧雨:躺在被窝里听着雨声。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汴京任开封府推官时所作的。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开头两句写自己到了河桥临泊处
【注释】 维摩:佛教语,指毗摩(梵文Vimaroka的汉译)室,即菩萨居住之处。 一室病维摩:病中独居维摩诘室。维摩诘为印度居士,曾以疾住毗摩(梵语Vimaroka)室,后以“维摩”为居士之代称。 老子:这里泛指老僧。 愁世则那:忧愁于世间事。 无愁世则那:无忧无虑于世间事。 行不得时可奈何:处境困难,无可奈何。 行不得时:行走不能如意。 可奈何:怎么办。 鹧鸪声:鹧鸪鸟的叫声。鹧鸪,一种山禽
【注释】 ①明珰: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品,这里指金耳环。②鲛绡:一种薄绢。③翠翘:一种发钗,用翡翠鸟尾制成的,下垂呈绿色。④沈沈:深深的。⑤衾(qin):被子。⑥重门:重重的门。⑦锦衾:绣着各种图案的丝织品做成的被子。⑧夜长:指时间延长。 【赏析】 《菩萨蛮·情深不惜明珰解》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作品。上片写女子对爱人深切的思念。下片抒写女子别后的寂寞和苦闷。全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注释】 袅袅:香气缭绕的样子。漠漠:形容烟雾很淡,朦胧而飘渺。料得:料想。海棠:即“合欢”,一种花名。春睡倦:春天的困倦之意。梦回:梦醒时。莺声颤:莺啼之声。几日:几时。聚散:聚合与分散。瑶井辘轳声宛转:指辘轳声。瑶井:美玉砌成的井。斑骓(zhuī):黑毛的马。系垂杨:拴在柳树上。 【赏析】 上片写景抒情。“袅袅茶烟”四句写诗人因思念佳人,心绪不宁,魂牵梦萦,仿佛看到佳人在梨花苑中娇艳如花
手卷真珠云影瘦。不怕春寒,只怕春归骤。水远山青凝望久。几重芳树遮亭堠。 注释:手卷着真珠装饰的云朵,看它们在风中摇曳,显得更加瘦弱。我不怕春天的寒冷,只怕春天的离去太急促了。远处的水和山的颜色看起来是绿色的,我凝望了好久。有几座山上长满了树木,遮挡了亭子的所在。 似锦年光浑异旧。为问东君,好与谁相守。燕懒莺娇知恨否。绿阴阴处初长昼。 注释:像锦绣一样绚丽的时光完全不同于过去。我想问问春风
浓睡方醒日已斜。翻嫌晴色晃窗纱。 郎前纰缦故些些。少可英雄偏说剑,特矜颜色爱评花。世间儿女怎如他。 诗句释义 - “浓睡方醒日已斜”:描述诗人刚醒来,阳光已经斜照。这里的“浓睡”形容诗人刚刚醒来时的迷糊状态,而“方醒”则表明诗人此时还处在半梦半醒之中。而“日已斜”则进一步描绘了时间已经不早,诗人感到有些无奈和烦躁。 - “翻嫌晴色晃窗纱”:虽然阳光明媚,诗人却感到不适
注释: 1. 兰膏欲烬壶冰裂:兰膏即兰花的香膏,用完后快要燃烧尽了,而瓶里的水却因为结冰破裂。 2. 褰帷瞥见玲珑雪:掀开帐幕一看,发现帐里像下着雪花一样洁白美丽。 3. 无奈夜深时:可惜的是,夜色已深,难以入睡。 4. 含娇故起辞:她含着娇羞之情,故意起身告辞。 5. 徐将环佩整:慢慢地整理好身上佩戴的玉佩。 6. 相并瓶花影:把瓶子中盛开的鲜花和身上的花影放在一起比较。 7. 敛黛镜光寒
菩萨蛮 啼莺唤起罗衾梦。柳丝无力春愁重。晓枕困相思。凭春说与伊。 语深良夜促,灯穗飘红粟。回面泪偷弹。此情郎忍看。 注释: 1. 啼莺唤起罗衾梦:春天里的黄莺啼鸣着唤醒了睡梦中人的美梦。 2. 柳丝无力春愁重:杨柳垂下的枝条似乎无力地诉说着浓浓的春日忧愁。 3. 晓枕困相思:在早晨醒来的时候,由于思念而感到疲倦和不安。 4. 凭春说与伊:借助春天的气息向心爱的人倾诉心声。 5. 语深良夜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