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河桥临泊处。百草凄迷,总碍行人路。回棹却寻前日渡。汪汪新涨归程阻。
人世几回伤岁暮。春也莺飞,秋也螀啼苦。欲赋闲愁愁万绪。寒衾卧听萧萧雨。

【注释】

  1. 河桥:指黄河上的桥梁,多在渡口。临泊:靠近水边的停船。2. 百草凄迷:花草凋落的样子。3. 汪汪:形容水声。4. 莺飞:黄莺飞舞的春天景象。5. 螀啼苦:寒蝉鸣叫的声音很悲凉。6. 赋:写。7. 伤岁暮:伤春。8. 闲愁:指羁旅在外的愁苦。9. 卧听萧萧雨:躺在被窝里听着雨声。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汴京任开封府推官时所作的。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开头两句写自己到了河桥临泊处,百草凄凉,总妨碍行人的行走;回棹寻找前日渡口,却看到新涨的河水阻挡归路。这里既点明时间、地点,又写出了因水阻而引起的愁苦心情。“百草凄迷”四句写景,以百草凋零比喻人世的衰败和人情的变化。“莺飞”三句写景,写春天莺歌燕舞,秋天寒蝉悲鸣,都与人的愁绪相合,从而突出了人的内心感受。过片二句直抒胸中积郁之情,“几回”二字,说明伤春已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年复一年,年年如此。“欲赋”一句承“伤岁暮”而来,表明自己欲作诗来抒发内心的忧愁,但却又不知从何处入手。这两句看似矛盾,实是矛盾的统一。因为要写愁,就要写伤春,要写伤春又要写人世沧桑,于是诗人就借“寒衾卧听萧萧雨”一语,把内心的愁绪推向高潮,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全词写景叙事,抒情言志,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语言平白如话,却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复杂的内心情感,充分体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