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深
君不见程公竹岩重新安,上有凤雏双羽翰。 注释:你难道没有看见程公竹岩经过重修之后重新安放在这里?上面有两只凤凰一样的鸟栖息在高高的岩石上,下面有一条龙的子孙将要冲破青绿色的玉石。 嶙峋白璧连城价,摇动清风六月寒。 注释:那嶙峋的白壁就像价值连城的宝贝,它摇动着清风使得六月的天气也变得清凉。 美人岁晚爱颜色,身踞虎豹凭阑干。 注释:美丽的女子到了晚年喜欢她的容颜,她身姿挺拔地坐在虎豹般的栏杆上。
西岩山 《西岩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乐府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采用五言古诗的形式。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君不见 西岩:指华山之西的一座山峰,名“玉女峰”,亦称“莲花峰”。 昆山产玉高嶙峋,当年一片称绝伦。 昆山:指今江苏昆山县西南的昆山山,山上有采玉处。 迩来几千载,元气酝藉含至淳。 迩来:从现在开始,即从今天起。 参天卓地壁立之西岩,窅窱洞府栖仙真。 参天卓地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王孙的思绪像锦绣一样细腻,用点染的手法描绘青山。 躲避着大雁飞过的寒冷时节,看到锦树上的霜花洁白如锦。 射熊时风势强劲,角弓声响动山谷。 这画面像是在西原狩猎的战场,公子骑着马翩翩起舞。 他的箭法迅捷如同闪电,一箭射出能射中百步之外的人或物。 古往今来都有人夸赞他绝妙的技艺,这幅画作经过几百年依然被人们摩挲。 周诗中的祥和气息弥漫如梦,汉馆的遗址是在哪里呢?
这首诗的标题是《雨中泛舟闻座客琵琶》。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雨中泛舟,听到座上客人弹奏琵琶。兰舟急雨横银塘,水芳沙鸟滋暮凉。烟云弥望接蜃气,楼阁失地含龙光。于时披襟坐盘薄,爱听潇淅鸣舷艎。座中有客偏好事,独把琵琶临醉乡。一拢一撚有古意,欲弹未弹先断肠。四弦嘈嘈乍入手,似与风雨随低昂。曾传青衫泣司马,岂是紫塞啼王嫱。孤臣忠愤重离别,壮士感激多慨慷。鹍弦铁拨世希有,此曲杳眇尤难当。谁裁无价紫桫椤
南宫北郭踏雪,前夜维扬玩寒月,今朝燕冀寒踏雪。 百年快事能几回,谁料兹行两奇绝。 漠漠郊原一掌平,纷纷珠贝缀难成。 玉堂瑶圃随行上,缟带银杯逐步生。 复有软舆和盖重,何似渔翁一蓑冻。 白马翩翩千里骄,红旗闪闪长亭送。 臂鹰走狗谁家儿,颇忆东原年少时。 双飞一箭穿云下,九尾千年匝地驰。 壮气老来馀白首,熊裘貂帽鹅黄酒。 扫竹寻梅何事无,柳絮梨花随处有。 东方又动朝日红,耀色流光四望通。
【注释】: 1. 我有平生人:我有一个知己。平生,一生。人:这里指知己。 2. 善鼓朱弦琴:善于弹奏朱色的琴弦。善:善于,擅长。朱弦:红色的琴弦。 3. 清商发高弹:清凉的商调音调高亢而激越地弹拨。清商,指商调。发高:发出高亢的声音。 4. 泠泠太古音:清脆悠远的声音,仿佛远古时代传来的音乐。泠泠:声音清澈而优美。太古:远古时代。 5. 万人罗列听:成千上万的人聚集起来聆听。罗列:排列,集中。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这首诗的标题是“可泉图”,可以理解为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由来邹孟达逢原,安用蒙庄齐物理: - “由来”:自古以来 - “邹孟达”:这里指的是古人邹阳,他的文章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与“原(原文)”搭配,意指邹阳的文章。 - “逢原”:即遇到原汁原味 - “安用”:何必 - “蒙庄”:指庄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内容如下: 春风花柳溪桥路,剩有韶华管送迎。 注释:春风拂过花柳和溪桥,时光仿佛在催促着岁月的流逝,仿佛有人在为春光送别、迎接。 隔岸青山千尺起,闻歌多少别离情。 注释:隔着河对岸的山峦高耸入云,听到歌声中充满了离别之情。 此图点染还清润,似是钱塘戴文进。 注释:这幅画用笔触点染得十分清新,仿佛是钱塘人戴文进的作品。 张公好画如有神,高筑金台同买骏。
【注释】 1. 西岩歌: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变体。 2. 五千道德:指“道”字,取其音义为“道德”。 3. 三度:三次,指三次蟠桃盛会。 4. 七十逢:七十岁生日。 5. 浮生第一回:意指人生最值得庆幸的时候。 6. 山中好风日:山中的景色和气候。 7. 天末负趋陪:在天边远赴他乡。 8. 短篇遥当长年颂:把短小的诗篇远远当作歌颂一生的诗歌。 9. 愿借澄湖作寿杯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楝树的诗,诗人通过对楝树的描绘,表达了对楝树的喜爱之情。 诗人开篇就描绘了楝树的生长环境——甬东水树清深处。这里的“清深处”形象地描绘了楝树生长在清澈的溪流之中,远离尘嚣,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诗人描绘了楝树开花的景象——楝花风动黄梅雨。这里的“楝花”指的是楝树的花,而“黄梅雨”则是江南地区的一种特殊气候,夏季多雨。诗人通过描绘这一景象,展现了楝树在春末夏初时节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