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深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楝树的诗,诗人通过对楝树的描绘,表达了对楝树的喜爱之情。 诗人开篇就描绘了楝树的生长环境——甬东水树清深处。这里的“清深处”形象地描绘了楝树生长在清澈的溪流之中,远离尘嚣,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诗人描绘了楝树开花的景象——楝花风动黄梅雨。这里的“楝花”指的是楝树的花,而“黄梅雨”则是江南地区的一种特殊气候,夏季多雨。诗人通过描绘这一景象,展现了楝树在春末夏初时节的美丽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可泉篇》。以下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 可泉图 ``` 译文: 这是我对可泉三十年的见证,今天我为它作诗。 ``` 秦川蜀川浑漫尔,相忆相逢俱偶然。 君家去天才尺咫,云树苍苍万山里。 羲昊曾留画卦文,陆郎未试煎茶水。 当年妙小富文章,春日承恩上玉堂。 客过每劳占剑气,人传从此破天荒。 一朝汨没青山下,印月行风倍潇洒。 遥从西郡梦三刀,又向南台骑五马。
【注释】 ①溪山:指家乡的山水。如画:像画一样美好。客:诗人自称。初归:刚回来。 ②疏篱:稀疏的篱笆。曲径:弯曲的小路。霜天晓:清晨霜气未消的时候。南枝:南方的枝条。 ③过从:交往,往来。绝少:极少。 ④卧起偏迟:起床晚、睡觉晚。 ⑤风从竹里弄涟漪:风吹竹子发出的声音,好像在水面上掀起了波纹。 ⑥宿鸟:夜宿的鸟儿。恰惊飞:忽然被惊醒。 ⑦几堕危机:几次陷入危险的境地。 ⑧花外小车隐隐
《踏莎行·二孙殇》是明代诗人陆深的作品。此词描绘了一位文人因思念远方亲人和友人而产生的深深愁思和无奈之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翻译: 1. 半卷湘帘,落花时节:半卷着湘地的窗帘,正是春花凋谢的季节。这里的“湘帘”可能指的是湖南地区的特色帘子,而“落花时节”则点明了春天的结束
诗句释义:枯木竹石图 人间何处真不俗,雨后山前两竿竹。 注释:在人间哪里能找到不平凡的地方呢?山前的雨后,有两根竹子挺拔地生长着。 雪村老人幽兴多,落笔龙孙削苍玉。 注释:雪村的老人有许多幽静的兴致,他像龙一样挥舞着毛笔,刻画出苍劲有力的玉石。 离离乱石出涧底,古木压枝虬欲起。 注释:参差不齐的乱石从山涧里露出,古老的树木枝条交错,仿佛要冲破树枝的束缚向上伸展。 相思天际望美人,月明一片湘江水。
【注释】 我有平生人:我有一个知己。 区区管鲍看:管仲和鲍叔牙是历史上著名的知心朋友,以他们的忠诚、友情为世人所传颂。 金石谅匪坚:比喻人的品格或友情比金石还要坚贞。 蕙与兰:两种香草,比喻君子的美德。 联袂慷慨歌,歌声激云端:指在宴会上,人们携手同唱,歌声直冲云霄。 青云为之开:指贤者得到重用。 白日照肺肝:比喻贤者的仁德光照大地。 恩情中道阻:指因误会而使彼此的友情受阻。 盟誓日己寒
【注】容台:指容台山。列仙:指列仙观,在今山东曲阜。风骚客:指杜甫。箬裹藤封:指杜甫的《秋兴》诗中有“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之句。蔡中郎:指南朝宋诗人蔡琰(文姬)。 译文: 容台山里的大夫古列仙人,贬谪到人间年复一年。 当年正值风骚的杜甫,今日依然怜惜着笔砚。 吴东片石青山里,箬裹藤封四千里。 我虽力量微弱但任重道远,空对知音惭愧不已。 看你笔下的文章何其堂堂,真可与蔡邕相媲美。
南乡子其三 细雨湿同云。绣倦鸳鸯五色纹。凝望天涯音信杳,微矄。打窗风雪不堪闻。 倚遍旧笼薰。泪痕空沁石榴裙。自捻腰围牢约准,东君。莫比今宵减几分。 注释: - 这首南乡子词是五代词人冯延巳的作品。它描写了一个女子在春天细雨中,望着远方的爱人,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的情景。 - “细雨湿同云”指的是春雨绵绵,将天空和乌云都打湿了。这句描绘了雨势之大,连同云都被打湿了。 -
【注释】 1. 都下:京城。 2. 思家:怀念家乡。 3. 绿送蛟冰出御沟:形容春天来临,河水解冻,冰融化了。 4. 黄回鹅柳:形容春天的景象,黄莺在柳树上唱歌。 5. 一场春睡替春愁:春天的睡眠代替了春天的忧愁。 6. 踪迹似鸿浑未定:我的行踪好像大雁一样,不确定。 7. 岁华如水只东流:岁月如同流水,不断向东流动。 8. 青山碧海头:青山绿水之间。 【赏析】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日悠悠,月悠悠。 译文: 日子一天又一天地过去,月亮也是圆了又缺,缺了又圆。 光景驱人春复秋。 译文: 时光无情地催人老去,转眼间又是春天又是秋天。 惊看白了头。 译文: 猛然一看,头发都白了,感叹生命的无常。 忆沙洲。 译文: 回忆曾经在沙洲上度过的时光。 梦沙洲。 译文: 梦回沙洲,那里充满了无尽的乡愁。 无数乡心无数愁。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