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纯
诗句解析与译文 第一段:炼丹先把气神调,法水频浇慧火烧。 - 炼丹:指道家的炼制丹药或修行。 - 气神调:调和体内的真气和精神。 - 法水:指用于炼丹的水。 - 频浇:频繁地进行。 - 慧火:智慧的火焰,代表修炼者的智慧之光。 第二段:三物混融三性合,一阳来复一阴消。 - 三物:这里指的是三个重要的物质或元素。 - 混融三性合:三种物质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属性或特性。 -
译文 炉中用坤卦,鼎中用乾卦。穷尽微妙之理即可通达仙途。 无非摄伏情归性,便是烹煎汞合铅。 彻底断绝机缘丹变赤,全存正定宝凝坚。 即斯便是抽添法,不必忉忉更问玄。 注释 - 炉用坤兮鼎用乾:炉中用八卦中的“坤”卦(代表地),鼎中用“乾”卦(代表天)。这里指的是炼丹炉和鼎器在道教中的象征意义。 - 穷微尽理便通仙:通过深入理解并运用道法的细微之处,可以达到与神仙沟通的境界。 -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哲理的诗,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plaintext 寂然不动契真常,消尽群阴自复阳。 坤里黄婆生赤子,离中姹女嫁呆郎。 山头水降黄芽长,地下雷轰白雪扬。 万里银河无点翳,金蟾独露发神光。 ``` 1. 译文: - 寂静不动与真实常性契合,消除了所有的阴气而使阳气恢复。 -
注释: 蟾窟清幽境最佳,主人颠倒作生涯。 玉炉煅炼黄金液,金鼎烹煎白雪芽。 斡运周天旋斗柄,推迁符火运雷车。 自从打透都关锁,恣意银河稳泛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月亮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蟾窟清幽境最佳,主人颠倒作生涯。”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月光如水,照亮了清澈的池塘,倒映在其中。诗人以月亮为主角,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居之地。在这里
我们需要逐句解释这首诗。 1. 述工夫发蒙 - 注释:叙述或阐述某种道理或方法。 - 赏析:这可能是诗人在描述自己的修行过程,通过“发蒙”来强调自己对某种道理或方法的深刻理解和实践。 2. 吾庵非是等闲庵,未许常人取次观 - 注释:我的小房子不是随便的房子,不允许普通人随意观察。 - 赏析:诗人可能将自己比作一个隐居的人,他的居所("庵")是他修行的场所,不是随便可以进入的
诗句解析 - 三元大药意心身: 此句表达了修行者追求的至高境界,即“三元”(天、地、人)的大药。这里的“意心身”指的是通过意念和内心来达到身心的和谐与统一。 - 着意心身便系尘: 这句话指出,当修行者过于专注于身体和心灵时,就会陷入世俗的纷扰之中。这里的“尘”指的是世俗的困扰。 - 调息要调真息息: 修行者必须学会调整呼吸,以使呼吸变得真实而自然。真正的呼吸应该是深长而均匀的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身自空来强立名,有名心事便牵萦。 - 身自空来:意指自己原本空虚,但为了建立名声而努力。 - 强立名:虽然自身空虚,仍要努力树立名声。 - 有名心事便牵萦:因为有了名声,内心的事情便开始纠结、纠缠不清。 2. 阴阳消长磨今古,日月升沉运死生。 - 阴阳消长:指自然界的阴阳交替,象征着时间或事物的兴衰更替。 - 磨今古:通过时间的推移和变迁,磨砺着古今的一切。 -
【注释】 争似全真妙更奇:比起全真的神奇还要更奇妙。 个中真乐自心知:这其中真正的快乐只有自己才能知道。 丹从不炼炼中炼,道向无为为处为:修炼道家的丹药,不从炼丹开始,而是在炼丹的过程中。 道向无为为处为:遵循道家的“无为”原则,即顺其自然,不要强求。 息念息缘调祖气:放松心态和情绪,调和身体中的祖先之气。 忘闻忘见养婴儿:忘却一切声色之诱惑,像养育婴儿一样呵护自己。 自从立定丹基后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禅宗修行的深刻理解的诗作。通过分析诗句和翻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和作者的观点。 诗句解释及赏析 第一句:三千六百法旁门,执着之人向里昏。 解释:这里“三千六百法”指的是禅宗中的各种修行方法或教义,而“执着之人”则是指那些对这些方法或教义过分依赖或迷信的人。他们因为过于坚持某种特定的修行方式,从而迷失了方向,看不清事物的本质,陷入了困惑和迷茫之中。 第二句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铸剑工艺的诗,通过描述铸造神锋的艰辛过程,展现了作者对铸剑工艺的热爱和执着。 “述工夫发蒙”表明这是在讲述铸剑工艺的过程。接着,“明师授我铸神锋”描述了师傅传授给我铸剑技艺的场景,强调了师傅对我的教导和帮助。 “全籍阴阳造化功”表明铸剑需要掌握阴阳和造化的知识。这句话中的“阴阳”指的是天地之间的相对性和相互制约性,“造化”则表示自然规律的变化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