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起元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自警八首其三 - 这句诗表明诗人正在反思自己的行为,并从中吸取教训。“自警”是指自我反省或自我警戒的行为。“八首”是诗歌的序号,表示这是作者创作的第八首诗。“其三”则明确指出了这首诗是其中第三首。 2. 愿学由来的有传 - “愿学”表示诗人的愿望,即希望自己能有所学,有所成就和传承。“有传”意为能将所学传授给他人,成为后人的楷模
【注释】 自警八首其二:自警,自我警戒。初,始,本。眼前无欠亦无馀,指人世间没有欠缺、多余之处。六经本是吾家籍,六经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本是我的家族之典。大学原非孔氏书,《大学》一书,并非孔子所著。莫把陈编求影响,不要以老生常谈去强加于己。须从感应契鸢鱼,必须根据事物之间的感应去体认鸢鱼的性情。此鞭不着应难到,这根马鞭如果落不着地方(指马不能行),就难以到达目的地。珍重良朋念日居,珍惜朋友
寄林闲云道学:以林中的闲云作为比喻,表达自己的道家思想。 闲说闲云好是闲,一毫名利不相关。 声希点瑟谁同调,乐寄回瓢老未阑。 濯足悬流回凤水,振衣千仞落韩山。 乾坤只眼还千古,自管寻常破笑颜。 注释: 1. 《庄子·大宗师》中有云:“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这里的“大块”指的是自然,“形”和“生”、“老”和“息”都指人的一生经历。所以这里的“只眼”可以理解为“自然的双眼”
【译文】 我猛然醒悟了忧虑,那怎么能宽解;只是从弥月时对你欢乐。 沉重的疾病开始蓄积治疗,萌发的酵母还在寻求十天寒冷。 朱火熊熊燃烧,秋色顿改,玄冥突然降临,岁月即将结束。 想要同心协力,一试挥戈,太阳尚未西落。 【注释】 自警八首:作者自作八首诗以自我警示。 猛省:猛地领悟。 忧那可宽:怎能宽解? 仅:只。 弥月:满月之时。 君欢:指你欢乐。 沉疴:重病。 始:开始。 三年艾:艾叶
【注释】: 自警八首 其七: 天道惟诚不用疑,却须人道始诚之。 欲由人道归天道,应使先知觉后知。 赤子良知原不虑,圣人中道即何思。 此机日用人人是,认得真时更是谁。 【赏析】: 本诗是作者《自警》八首中的第七篇。这首诗的写作目的是告诫人们要“自省”,而自省的内容主要是对“天命”和“人道”的认识问题。作者认为,只有认识和理解了天命和人道,才能做到“自省”,才能真正做到“自警”。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自警八首 其六 - 注释: 这组诗共八首,这是第六首。 - 译文: 学问追求不应只图新奇,夜间要休息,白天要用餐。 2. 为学休将奇特观,夜须眠睡昼须餐。 - 注释: 在求知的过程中,不要过分追求那些奇特、古怪的知识点,而是要注重日常的学习与休息。 - 译文: 学问的追求不应该只有新奇,夜里需要休息,白天需要进食。 3. 但图会里订盟约,不要门前竖刹竿。 - 注释: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识得真心不用澄,习心封固却多层。 - 注释:认识真正的自我(即真心),不必通过外界的洗涤或净化。内心已有的习惯和束缚就像多层的墙壁,难以突破。 -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即无需外在的干扰来达到内心的清明与自由。同时,也提醒人们认识到,习惯和习气往往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巨大障碍。 2. 求方谁误医无妄,知过无忧寡未能。 - 注释:寻求方法时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诗人张煌言创作的,表达了他对明朝政府和边关将士在抗击外敌入侵中表现出的英勇和决心的赞美。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一自和戎患虏骄,曾将封事奏前朝。 2. 廿年士论归先识,此日皇俞下九霄。 3. 周家猃狁侵方镐,汉世匈奴犯渭桥。 4. 圣主只今隆上策,儜看铙吹入虞韶。 接下来是诗句翻译及注释: 1. "一自和戎患虏骄,曾将封事奏前朝。" - "自那以后
【诗句释义】 1. 克复为仁不易裁,真机浑似地中雷:恢复仁道很难裁断,真谛就像地中的雷。 2. 幽阴魑魅即时尽,端正乾坤一旦开:阴暗的邪恶鬼魅瞬间消失,天地间变得光明正大。 3. 好把图书看论语,莫将原宪作颜回:喜欢阅读《论语》,不要模仿原宪和颜回。 4. 天根月窟缘何事,可是尧夫亦到来:天根月窟有什么事?难道是尧夫也来到这里吗? 【译文】 恢复仁道很难裁断,真谛就像地中的雷
注释: 宇宙中万物各自成长,无需忧虑烦恼。 本性通达,形体容貌自然无外。 诚意合于天人之道,自然明亮。 不要嘲笑玄宗皇帝称道学问绝妙,不要排斥佛家禅宗之说。 请您试试把中庸之道体会一下,天下太平何等容易。 赏析: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独特理解。他认为宇宙中的万物都是自然而然的,无需人为的干预和思虑。他坚信人性本通,形体容貌自然无外,不需要刻意追求。同时,他主张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