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起元
羊城示同志 【注释】:羊城,指南方广州,这里泛指南方。同志,志同道合的朋友。 【赏析】:本诗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信任和期待。全诗以羊城(广州)为背景,通过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期望和信任。 物备诸身,道不远人。 简则有功,易则有亲。 纤毫费力,尚隔一尘。 羊城示同志 【注释】:物备诸身,物备即物尽其用,诸身即尽己所能。道不远人,道即大道,不远人即亲近人
【题解】: 夏氏是作者的族姓,象贤图,即《夏氏先贤像赞》或《夏氏先贤画像》。 “予交曾孙”,言自己与夏氏的关系。 “廿载以往”,指自作者二十岁起至夏氏去世止共二十年。 “嘉汝世儒”,“汝”,对中老年人的敬称。 “钦此遗像”,意为敬重这画像。 “为作此诗”,意为此诗是为这幅画而作。 “以告来襁”,意为以此诗告知后人子孙。 【注释】: 1. 题:《夏氏象贤图》 2. 予交曾孙:我与你同辈(曾孙) 3
注释: 岁次在卯,即属兔年。闰月中,即闰六月。夜静庭树飘寒风,夜晚安静的时候,庭院中的树木飘动着寒冷的风。花将零落忽值此,花儿将要凋零,正好在这个时候。黯然伤怀泪难已,悲伤到不能自已。古来仙人多姓李,自古以来,许多仙人都是姓李的。一谪惠阳将五纪,一次被贬到惠阳地区已经五个春秋了。来时海峤看人龙,回去的时候看到海上的山岭像一条龙一样。去日士林摧杞梓,离开的时候士人阶层被摧残得像杞、梓一类的木材
瞿瞿宁海,其德靡晦。 注释:瞿瞿宁海,指宁波人夏氏家族。宁海县位于浙江省东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夏氏家族世代为官,在当地享有极高的声誉。 礼学庭趋,秩任郎贵。 注释:指的是在朝廷中学习礼仪,然后担任官职。秩任郎贵,意味着地位尊贵,权力显赫。 遘闵不出,伤禄不逮。 注释:遘闵不出,指的是遭遇不幸而无法出仕。伤禄不逮,则表示由于命运不佳,无法实现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赏析
注释: 1. 国家养士二百年,不独文武风云相后先。 - 国家供养人才长达两百年,不仅在军事和文治方面领先。 2. 亦有贤才委山泽,亦有挟术游幽燕。 - 也有贤能之士隐居山林或施展才华于北方。 3. 如君自是山泽贤,远谈世务高谈天。 - 你本身就是山泽中的贤人,谈论世事时高深莫测。 4. 或时握手称太素,或时抵掌称韬钤。 - 有时你紧握我的手腕谈论太素,有时你轻触手掌讲述谋略。 5.
【注释】 题夏氏:题咏,题字。 惟:只。 夏氏:指夏禹。 爰:发语词,表感叹。 自:从。 伯:古代对帝王或诸侯的尊称。 禹:即大禹。 其:他的。 子孙:后代。 播:传播,散布。 南土:南方地区。 暨:及,到达。 入皇明:进入明朝。 文儒:有文化和学问的人,指文臣武官。 绳:约束,规范。 武:武功、武艺,指军事才能。 【赏析】 此诗为明代王稚登所做,是一首题画诗
翼翼潼川,克箕克裘。 皋皮再设,谈易不休。 白下耆英,邈然寡俦。 翼翼:形容有次序的样子。 克:能够。 箕、裘:都是用皮革制成的衣服。 皋皮:指穿着裘衣的男子。 再设:两次设立。 耆英:老年而有才德的人。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在描绘了一幅幅历史画面后,最后对夏氏家族进行评价,认为夏氏家族中的人物都是贤才,值得后人称颂和景仰。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
诗句释义与解析: 1. 初信学题(第一则寓言) - 这句话意味着从最初的学习开始,人们就相信知识的正确性是确定的,没有疑惑。这反映了学习的初步阶段,对知识的坚定信念。 2. 一是百是(第二则寓言) - 这一部分强调了真理的绝对性和一致性。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是如此;无论是什么情况下,都是如此。这里的“一”指的是真理或正确的事物,而“百是”指的是无数个正确的事情。 3. 一非百非(第三则寓言)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格式要求”确定答题方向,最后根据具体的诗词内容进行赏析。 【答案】 译文: 何者为是,何者为非? 无论远近,无论高卑, 这是没有渐积的,这是没有阶梯的。 无论是凡夫俗子,无论是圣人。
羊城示同志 羊城即广州。羊城,古称“越”,今广东广州。羊城,又称羊城、粤城等。 惟尽乃心,始知乃性。 只有尽心尽力才能认识自己的本性。 卤莽灭裂,惟学之病。 粗疏浮躁、不谨慎从事是学习的弊病。 甘为夷稗,岂曰无竞。 乐于做平庸的人,怎么能说没有竞争?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学习的态度和看法。他认为,要想真正地认识自己,就必须尽心尽力地去学习;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