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百是,一非百非。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迩却无渐,卑却无梯。
圣凡隔处,一悟一迷。
口诀无多,格物致知。
诗句释义与解析:
初信学题(第一则寓言) - 这句话意味着从最初的学习开始,人们就相信知识的正确性是确定的,没有疑惑。这反映了学习的初步阶段,对知识的坚定信念。
一是百是(第二则寓言) - 这一部分强调了真理的绝对性和一致性。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是如此;无论是什么情况下,都是如此。这里的“一”指的是真理或正确的事物,而“百是”指的是无数个正确的事情。
一非百非(第三则寓言) - 这一则进一步强调了真理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如果一个事物是错误的,那么它就不会是正确的,反之亦然。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 这句话描述了行动和努力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实际行动和努力,才能实现长远的目标和达到高远的境界。
迩却无渐,卑却无梯 - 这里表达了对于渐进和逐步提升的看法。无论是接近目标还是达到高度,都不应该依赖于缓慢的进步或者是依赖外部的帮助。
圣凡隔处,一悟一迷 - 这句话揭示了圣人与凡人之间的差异。圣人通常能够洞察真相,而普通人则常常被表象迷惑。
口诀无多,格物致知 - 最后这句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虽然口诀或理论可能有限,但通过亲身的实践和体验,可以获得真正的理解和智慧。
译文与注释:
初信学题(The very first parable):最初的时候,我坚信所学到的知识是正确的,没有任何疑问。
一是百是(The absolute truth):这是真理,任何情况下都是一样的;任何情况下都是如此。
一非百非(The absolute truth):这是谬误,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同的;任何情况下都不是这样的。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Actions lead to long-lasting results):只有通过实际的行动和努力,才能够实现长远的目标和达到高远的境界。
迩却无渐,卑却无梯(No step is slow; no ladder is necessary):接近目标或者达到高远的境界,不应该依赖于缓慢的进步或者是外部的帮助。
圣凡隔处(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sage and an ordinary person):圣人与凡人的差异在于他们是否能够洞察真相,而不是他们的外在表现。
口诀无多,格物致知(Practice is the key; knowledge comes from experience):即使口诀或理论可能有限,但通过亲身的实践和体验,可以获得真正的理解和智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学习和实践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哲学思想: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努力,才能真正理解真理并达到目标。同时,它也提醒人们不要过分依赖理论或外部的帮助,而是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并通过实践来获得知识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