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 桂(guì):桂花,这里指桂花的香气。 华严界:即华严寺,唐代长安著名佛寺。 三十六天:指天庭中的三百六十个天宫。 弈娥(yì é):即嫦娥,传说中月中的仙子。 【赏析】 此词咏桂,是咏桂的佳作。上片咏花,写秋夜桂花开放之盛;下片咏人,写月宫中嫦娥孤寂难寐之状。全词以景衬情,借物寄怀,情景交融,意境清幽。 “风露洗,花满华严界里”起句,写桂花盛开时的情景
【赏析】 《谒金门·春感》这首词是南宋词人张元干的代表作之一。上片描绘了春天里,庭院中的残花、飞花、满阶的红泪等景象;下片以马鞭和山影作结,抒发了作者对国事和个人境遇的无限感慨。全词通过春日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在国破家亡之后,仍怀有故国之思的心情。 “春寂寂”三字点出季节,为整个词奠定了抒情基调。“人似晓风无力”一句中“人”与前句之“春”相呼应,写春天里人的感觉:春风轻拂,却使人感到力不从心
【注释】 谒金门·寄汉槎兄塞外:词牌名。寄汉槎指寄给在塞外做官的汉槎兄,即作者的兄长。雁行南北:比喻兄弟分散。惨淡云迷关塞黑:形容塞上景色荒凉阴森。那知春草色:春天来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春草。细雨花飞绣陌:指细雨飘洒,落红满道,像绣地上的花瓣飞舞。又是去年寒食:去年的寒食节又到了。啼断子规无气力:杜鹃叫声凄切,好像无力一样。 【译文】 兄弟天各一方,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塞外风景荒凉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 春心老:指人的情怀已老,对春天的景色不再感到新奇,也就不再去欣赏。 花衙:指花园。衙,官署的办公处所。这里泛指花丛。 功夫一半愁中了:指人的心情已经十分愁苦。 睡情殊草草:形容人心情烦乱,不能入睡。 鸟泣春归咽早:形容春天离去的声音很悲伤。 春去如何去讨:指春天离去之后,人们又怎么去挽留呢? 啼音说与镜中人:指把啼叫的声音告诉镜子里的自己,即自问自答,表达一种无奈之情
谒金门·同上 注释: 香又送。一缕吟魂惊梦。吹入幽怀秋思拥。睡花心被动。 大士鱼篮换供。仙子云裳争宠。簇锦团花回袖捧。散天霏玉种。 赏析: 《谒金门·同上》是宋朝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阕写女子在梦中被香气唤醒,她感到秋天的凉意和思念之情,以及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下阕则写女子在梦中与仙女们一起玩耍,享受欢乐的时光。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浪漫色彩
新病起。惆怅画屏云水。春意难禁寒浪里。苦心如冻蕊。 倦也薰笼斜倚。窗外玉蟾低坠。清夜啼鸟疑雁至。是愁还是喜? 注释: 1. 新病起:新近生病后起床。 2. 惆怅:因伤感而感到忧愁、悲伤。 3. 画屏云水:指画中的屏风上绘有云和水的图案,给人一种云雾缭绕的感觉。 4. 春意难禁寒浪里:春天的景色难以抵挡寒冷的波浪。 5. 苦心如冻蕊:形容心中的痛苦就像冰冻的花朵一样无法融化。 6. 薰笼
谒金门 · 题美人图 人离别,屏上小山凄绝。欲寄相思教谁说,梧桐初下叶。 窗外绿鬟轻撇,立尽闲阶周折。慢把罗帏向前揭。早是愁时节。 注释: 1. 谒金门:词牌名。 2. 题美人图:指为美人画像题诗。 3. 人离别:形容女子离别之情景。 4. 屏上:指屏风。 5. 小山:指屏风上描绘的山峰,也比喻女子的眉目。 6. 凄绝:形容景色凄凉。 7. 欲寄:想要传递。 8. 谁说:用什么来说。 9.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又名“忆秦娥”、“河满子”。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或两仄韵。上片第一、二句为正体,下片第四、五句为正体。 谒金门:忆大姊:回忆自己的姐姐。 雨初歇:雨刚停。 绕树啼鸟声咽:树枝上的鸟儿叫声哽咽。 寂寂:寂静无声。 窗棂(liáng):窗户格子。 寒怯怯:冷得颤抖。 西风:秋季的风。 又是:又是一个。 暮秋节:指秋季的末季。 别情凄切:离别之情悲凉。 倚槛低眉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转一仄韵。此为小令,又名“秋蕊香”、“忆多娇”。题张■■■图:指题写于画上的词。张■,即宋代画家张择端。 【赏析】 《谒金门 · 题张择端画》,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一首词。这首词以写景起头,描写了一幅幽美绝伦的画面:春雨潇潇,夜幕笼罩着深山古寺。作者从山脚仰望,只见那层叠起伏的峰峦,宛如一位佳丽在微步轻移,仿佛在飘然欲仙。她身着彩衣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谒金门》,全诗如下: 人去后。丝管花房春瘦。木客啾啾歌拍手。奉觞千万寿。 城挂离离星斗。风咽沈沈街漏。 注释与赏析: 1. 人去后:这里“人”指的是春天的美景随着人的离去而逐渐消失。"后"字意味着春天的美好时光已经结束,留下了淡淡的哀愁。 2. 丝管花房春瘦:丝管,指音乐;花房,比喻春天的美丽。这里的“春瘦”形容春天虽然美丽,但已不再如从前那般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