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夜飞鹊,夜夜把人惊觉。残月侵墙犹未落,风吹铃动索。 不是鸳衾常薄,拥枕难教梦着。梦里落花飞燕掠,罗裙宽几约。 注释: 夜飞鹊:指夜晚的喜鹊叫声。 残月:残缺的月亮。 风铃:挂在屋檐下用以发出悦耳声响的铜质或铁质的小铃铛。 不是:并非、并不是的意思。 鸳衾(yīnqīn):即鸳鸯被,古代的一种被子,以鸳鸯为图案。 落花飞燕:指春天时,树上的花瓣像燕子一样飞舞。 罗裙:一种用彩色丝织成的裙子
红叶 青枫浦边,染就空江天暮。隔岸胭脂新雨堕,小楼肠断处。 秋露滴滴落,乱红被西风吹。翠袖拾起看几度,欲题无一语。 注释:青枫树在宽阔的河边,把空寂的江水和天空都染上了秋天的色彩。隔着河,岸边落下了胭脂色的细雨,落在小楼上引发了无尽的哀伤。乱红满地,仿佛被西风吹散了似的,翠绿色的衣袖轻轻捡起,看了又看,想要写下什么,却又觉得无从下笔。 译文:青枫树在河边矗立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又名“忆秦娥”“金明池”。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三平韵,前后结句均用三平韵。 残漏(lòu)苦,灯影伴愁无语。檐外云阴窗欲曙,雁程归尚阻。 漫道愁如秋雨,历乱万丝千缕。雨到天涯还解住,忆君无尽处。 【译文】 夜深人静时,我独自对着残灯,心中满是离愁别恨,却不知该对谁说。 屋外的天空阴沉沉的,仿佛有一层厚厚的云遮住了太阳,天边透出一丝曙光,但是雁儿却无法飞回。
【注释】 谒金门·春晚:词牌名,双调。五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紫藤阴:指紫藤花。 柳花:柳絮。 玉关人远:指征戍之人已远在边疆。 寒尽画帘长卷,迟日频停针线:天气渐渐变暖和了,就收起绣着春景的画帘,趁着阳光明媚,停下手中的针线活来赏心悦目。 燕剪剪春愁未剪,寄情双翠管:燕子剪刀剪不断春天的愁绪,只能寄情于双翠色的小管上。 【赏析】 《谒金门·春晚》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作品
```markdown 谒金门 · 雨后 春将去,燕子留春不住。分付落花飞满路,隔将春去处。 毕竟春光难诉,转怨乱红催取。我问落花谁误汝,莫嗔风共雨。 译文 春天即将逝去,燕子也无力留住春天的离去。它们将落花撒向了满路,让春天就这样被隔绝在远处。尽管春天的美好难以诉说,但它却因乱红的催促而变得愈发明显。我询问那些被落花误伤的花,不要怨恨风和雨的无情。 注释 - 春将去:春天即将结束
雨后春归决, 半夜起和春别。 窗外落花堆似雪,送春惟有月。 注释: - 雨后春归决:雨后春天的气息消散殆尽。 - 半夜起和春别:半夜醒来时与春天作别。 - 窗外落花堆似雪:窗外的花瓣堆积得如同雪一般。 - 送春惟有月:只有月亮在送别春天。 赏析: 这首《谒金门》是宋代诗人许棐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过天晴之后的景象。诗的前两句“雨后春归决,半夜起和春别
朝雨沐,小阁翠阴如幄。 阁外白云飞去速。乱峰添意绿。 灵鹊喜声相续,新笋看看成竹。 满径落红无管束,燕儿衔补屋。 注释: - 朝雨沐(朝雨:早晨的雨): 清晨的雨,滋润着万物。 - 小阁翠阴如幄(小阁:小屋子或小楼): 小屋子周围郁郁葱葱、像帷幕一样的绿色植物环绕。 - 阁外白云飞去速(阁外:外面): 在窗外,天空中飘着洁白的云朵,它们快速地移动着。 - 乱峰添意绿(乱峰:杂乱的山峰):
【译文】 真堪回忆,江边乱石堆叠像碧峰。我站在高高的山头上吹铁笛,笑人间没有这样的山峰。 千载以来争奇斗巧的山峰,蟋蟀唧啾不停鸣叫砌石。天上神仙为何如此寂寞清静,只闻桂花叹息。 注释 谒金门·雨后:词牌名,又名“秋蕊珠”、“秋思商”、“金明远”、“锦缠道”、“小阑干”等。此调双调,五十三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真堪忆:实在值得怀念。真,实在。堪,值得。 江上:即江南。指长江。 乱峰堆碧
谒金门·雨后 春欲老,雨雨风风昏晓。枝上残红阶下草,扫应还更扫。何事最伤怀抱,芍药开迟谢早。独倚阑干添懊恼,钗鸾欹鬓小。 注释:春天即将过去,风雨交加,天色昏暗,早晨和晚上都是这样。树枝上的花已凋零,台阶上的草也长得很高。为什么这样让人伤心呢?芍药花儿开花太晚,凋谢又太早。独自靠在栏杆上感到烦恼,因为头发梳得太紧而歪斜。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和心情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与情感、语言表达的赏析。解答此题需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 “春睡起,先探阴晴天气”:春天醒来之后,我先看看窗外天气如何。这一句中,“春睡起”写出了诗人在春天里懒洋洋的起床的情景,“先探阴晴天气”则表明诗人要了解春天的气候。从整首词来看,这两句是全词的开头,为后面的抒情做铺垫。 “帘卷春空天似水,晓云拖凤尾”:当帘子被拉开了,春光洒满了屋子,天空像水一样明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