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双调,七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上片第二、三句对仗工整,下片第一、二句对仗工整。 窗网黑:指天黑。 四面春寒无极:形容春天的寒冷,没有边际。 绕树惊乌啼磔磔:树上的乌鸦因为害怕,发出叫声。 换罗衣无力:换上新的罗衣服,却感到力不从心。 愁梦玉关消息:梦中梦见了玉关的消息,玉关即边远之地,此处借指边塞。 密誓鸾篦君不忆:誓言如同鸾篦一样坚固,而对方却不把它放在心上。
【解析】 此词上片写宴会上的热闹场面,下片写别筵的凄凉情景。“花漏急”三句写宴会开始时的热闹景象。“回步”、“地衣红窄”二句写宴会中歌舞升平,主人与宾主尽兴而乐的情景。“今日云屏芳席”三句写宴罢之后,词人却要离别,不禁悲从中来。“塌地阴云浓似墨”二句写离别后的凄凉心情。 【答案】 ①“花漏”指计时之器,即漏壶,古代一种计时工具;“急”指漏壶滴数加快。②“地衣红”指宴会的红色地衣
【诗句释义】 谒金门·寄蓉舫夫子,用韦庄韵:谒金门是唐教坊曲名。此调以晏几道词为正体,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另有双调五十七字、六十二字、六十三字等不同格式。本词的作者是南宋诗人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他曾任户部尚书兼侍讲,因力主抗金而被投降派排斥,罢职归乡。全词以“寄”起兴,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译文】 不要相忆,石榴还未成熟的消息难盼
【诗句解读】 “长相忆,日盼竹边消息”:我日复一日地在竹林边盼望着你的消息。 “迢递关山人不识”:遥远的关山阻隔了我们的相识。 “生就菱枝无力”:我是生就的弱柳,没有力量支撑起自己。 “那更雪泥鸿迹”:更别说是鸿雁留下的足迹。 “一去雁鱼何寂寂”:你离去后,连大雁和鱼儿都显得格外寂静。 “暮云天际碧”:傍晚的云雾弥漫于天际,一片翠绿。 【译文】 我日复一日地在竹林边等待着你的音讯
【注释】 1. 孤檠:孤独的灯。侧,斜。 2. 银釭(gōng):银色灯具。无气力:没有生气。 3. 落叶瑶阶:秋天的树叶铺满台阶。狼藉(jí):杂乱。 4. 高树:指树木。露华:指露珠。凝碧:像碧玉一样晶莹。 5. 露点声疏人语密:露水打在叶子上发出的声音稀疏而人说话却很密,指人与人的对话声。 6. 旧欢:过去的欢乐。远处觅:寻找过去的回忆。 【译文】 孤独的灯光斜照过来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又名“忆秦娥”、“锦缠道”等。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 霜信骤:突然降下的寒露(秋霜)。 惊秋:指深秋时节。 藕:莲花的根茎。这里指莲藕。 君:对人的尊称。 人世悲欢:指世间的喜怒哀乐。 宝玦(jue):古时佩玉的一种,形状像环形的玉器。 珊瑚:一种有彩色花纹的宝石,这里代指珍贵的宝物。 五陵:长安附近五个陵墓,泛指贵族豪门聚居的地方。 赏析:
【解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语言平易,清新自然,情韵悠长,意趣横生,给人以美的享受。 “春正好”“草色青青”点明时节和环境;“桃李满院开了”交代背景,渲染春日氛围;“落红童未扫”以景衬人,暗示人物心情。 “一望云迷山杳。嗔杀卷中人老”二句,从视觉角度描写,“一望”与“嗔杀”都表现了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山杳”“人老”又为下文作铺垫。 “燕子双双归恁早。卷帘月挂小”二句
【译文】 人如玉,斜坐小屏山曲。病中歌声颤颤,似花朵气息急促。是谁教我吹箫? 各向众人夸赞自己,欲买千两黄金不足。一点文人之心被感情触动,比明珠百斛还珍贵。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词的上片以“玉”字为题,描绘了一幅美人在病态中吟唱的图画,并暗寓了其心事重重、愁肠百结的形象。下片则以“文心”二字为主题,借写美人与文人心相印之喻,抒发了词人对于理想爱情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全词语言清丽
诗句释义: 1. 谒金门:这是一首词牌名,属于宋词的一种格式。"谒"意味着致敬或问候。“金门”通常指的是宫殿的正门或重要的门户。 2. 秋未老:表示秋天还没有完全过去。 3. 树树斜阳都好:每一棵树都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美丽。 4. 霞锦云罗黏远草:像霞光、锦缎一样的颜色,覆盖在远处的草地上,给人一种美丽的视觉享受。 5. 碧天开画稿:形容天空广阔,如同一幅精美的画作。 6. 别后许多怀抱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又名“秋雨”、“秋夜月”。双调,七十三字,上片四平韵,下片五平韵。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一叠韵。 急:急促、急速 晓寒:早晨的凉意 竹箨(tuò):竹笋皮 凄迷:迷茫、模糊 摘:同“撷”,采摘 捻:揉搓 指涩:手指发痒 绣床:绣花床 【赏析】: 《谒金门》,词牌名,又名“秋雨”、“秋夜月”,双调,七十三字,上片四平韵,下片五平韵。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一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