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 秋晚:秋季的晚上。 两姊:指两个姐姐。 情脉脉:情意绵绵的样子。 帘卷西风争入:形容帘子被风吹得呼呼作响,好像在争着跑进来一样。 漫倚危楼窥远色:随意靠在高楼上看远处的风景。 芳树重重凝碧:繁茂的树木层层叠叠,笼罩着一片青翠的景色。 影浸澄波欲湿:影子映在水中,水波荡漾,仿佛想要溢出来。 人向暮烟深处忆:人们向着暮色中的烟雾深处思念。 绣裙愁独立
春夜杳。火树满街开早。 年少沈郎风度好。踏歌声更巧。 袅袅馀音未了。一似游丝萦绕。 漏尽月斜天忽晓。彩云犹缥缈。 注释: 1. 春夜杳:春夜寂静无声,仿佛一切都消失了。 2. 火树:形容灯火辉煌,像燃烧的树一样。 3. 满街开早:整个街道都被照亮了。 4. 年少沈郎风度好:年轻的男子,风度翩翩。 5. 踏歌声:跳舞时发出的声音,这里指歌曲的节奏。 6. 袅袅:形容声音悠长、细腻。 7.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必须正确、流利地朗读诗句,在此基础上理解诗句的意思,进而把握诗歌的意境及思想情感。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秋自可。林外疏疏风者”:秋天自然是可以的。林外的风是稀疏的。 “夜坠轻声频到瓦”:夜深了,轻轻的雨声落在瓦上。 “池畔花知开谢”:池边的花知道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凋谢。 “庭际月来多寡”:庭院里的月亮有多少。
注释: 蛩吟(qúng yín)处,蟋蟀鸣叫的地方。秋浸一池红雨,秋天的雨水洒在池塘里如同红色的雨。 昨夜阑干扶得住,昨晚我扶着栏杆,支撑着身体。断肠人欲去,形容伤悲至极,仿佛要断肠的人。 只把芳心自吐,只是把自己的芳心吐出。不管清寒担误,不顾寒冷耽误。 闲倚南楼催薄暮,闲适地靠在南面的楼房上催促黄昏的到来。倩谁支玉露,请谁能支持这晶莹的露水? 赏析: 这首词是咏物词
诗句: - 风渐陡。排比饯花春酒。 - 憔悴一枝红欲皱。问花花恋否。 - 寂寞乍长清昼。无计与他拖逗。 - 犹胜销魂人去后。折来还在手。 译文: - 风渐渐变强,排列成一排送别春天的美酒。 - 这枝花因风吹得憔悴而颜色变得像要皱起的花瓣一样。我问它是否因为爱着自己而感到痛苦。 - 在孤独漫长的白天,我无法与它玩耍,只能默默忍受它的寂寞。 - 即使如此,它仍然胜过那些因离别而伤心的人。当我回来时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全诗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答案】 译文: 三年的相聚,我们同在楚国云山中朝暮相别。记得那天我独自驾舟归家,几番风雨后渡过江流。 我们携手回到故园重聚,他雄视文坛高步。更可喜的是宁亲函谷有他驻留,政声腾五裤。 注释:①门人
谒金门 山居,次珂月韵(壬午) 山意好。长就乱烟瑶草。 幽涧淙淙纤韵袅。落花流未了。 白日人声静悄。深夜柴门月小。 高枕不知春色恼。鹧鸪啼太早。 注释: - 山意好:形容山中景色优美宜人。 - 长就:长久地生长着。 - 乱烟:烟雾缭绕的样子。 - 瑶草:美玉般的青草,形容山中的草木翠绿而珍贵。 - 幽涧:寂静的山涧。 - 淙淙:水流声,形容溪水流淌的声音。 - 纤韵袅:形容细弱悠扬的音调。
【注释】: 谒金门·罗集功二子,皆系人日生辰:谒金门是词牌名,罗集功二子指罗集功的两个儿子。人日生辰即农历新年,因农历新年为正月初一,故称人日。 英妙质。最喜并生人日:英妙质意为英俊美好的品质。 想是兰条能应律:想(通"相")是兰条(兰花),能应律意为符合律令,这里指符合时令。 却比菜香超出:却比菜香超出意为比菜香还要香,超出一般。 少小能推梨栗:少小能推梨栗意为小时候就能推倒梨和李树
【注释】: 谒金门·舟中对月:谒,通“谒”,探望。 天似洗:天空好像洗过一般,非常干净。 归雁数声云外去:远飞的鸿雁发出几声叫声,仿佛在云外离去。 此身犹滞此:我仍滞留在这里。 半夜潜蛟不起:半夜里,潜伏的龙没有出现。 潭月金鳞光细:湖中的月亮如金色鳞片般闪烁。 独倚孤篷浑不寐:独自倚靠在孤篷上,却怎么也睡不着觉。 碧流清见底:清澈的溪水可以看见底部。 【赏析】: 这首词写词人乘船游览名山胜水
谒金门·采石花朝 作者:佚名 春正美。 处处艳桃秾李。 记省花晨今日是,柰何辞帝里。 采石兰桡暂倚。 且与舟人同醉。 心已到家身尚未。 客中聊复尔。 注释:春天正是美好的季节,到处都有美丽的桃花和李花。我想起了昨天早晨在花朝节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告别京城呢?今天在采石矶上暂时靠岸,暂且和船夫一起喝酒吧!我的心已经飞到家乡了,但我的身体还在这里。虽然我是客居他乡的人,但也只能这么聊以自慰罢了。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