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自可。林外疏疏风者。
夜坠轻声频到瓦。夜来惊梦乍。
池畔花知开谢。庭际月来多寡。
倦欲眠时愁且尚。虚檐闻铁马。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必须正确、流利地朗读诗句,在此基础上理解诗句的意思,进而把握诗歌的意境及思想情感。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秋自可。林外疏疏风者”:秋天自然是可以的。林外的风是稀疏的。
“夜坠轻声频到瓦”:夜深了,轻轻的雨声落在瓦上。
“池畔花知开谢”:池边的花知道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凋谢。
“庭际月来多寡”:庭院里的月亮有多少。
“倦欲眠时愁且尚”:我困倦的时候,忧愁还没有完全解除。
“虚檐闻铁马”:空阔的屋檐下可以听到战马的嘶鸣。
“赏析”:此词写秋夜之景及所见所感。首句即点明季节为“秋”;次句写秋风在树间穿梭。“夜坠轻声频到瓦”一句,写夜深了,风声更密,更轻,它从屋瓦上轻轻地飘过,发出细碎的音响。“夜坠轻声频到瓦”中的“坠”字用得极妙,将秋风声拟人化了;“频”字则写出了秋风的频繁和急骤,表现出作者对秋天的感受。“夜坠轻声频到瓦”,既写出了秋风的急骤,又写出了夜的静寂,动静结合,相得益彰。接着写夜雨打在瓦上,发出细微的声响。“夜来”二句紧承前句而来,由写风到写雨,又由写雨到写梦,进一步渲染了夜的静寂。“惊”字写出了作者的惊惧,也写出了作者对这突如其来的夜雨的担忧。“惊”字还表现了作者对夜雨的畏惧。夜雨淅沥不断,使作者感到心烦气闷,因此产生了睡意。“池畔花知开谢”两句,由写夜雨写到天明。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池塘边盛开的花朵,知道什么时候开花,又什么时候凋谢呢?“庭际月来多寡”一句,由白天的自然景象联想到人的悲欢离合。“倦欲眠时愁且尚”,“倦欲眠”说明作者很疲倦,“愁且尚”说明作者的忧虑并没有解除。最后两句,作者以“虚檐闻铁马”作为结笔。这一句中“虚檐”二字用得很妙,不仅写出了雨后的景色,而且暗示出自己心情的变化——雨后的心境更加沉重了。
【答案】
秋自可。林外疏疏风者。
夜坠轻声频到瓦。夜来惊梦乍。
池畔花知开谢。庭际月来多寡。
倦欲眠时愁且尚。虚檐闻铁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