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注释】谒金门:词牌名。又名“小庭花”“曲玉管”。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平韵。上片第一、二句对仗;下片第三、四句对仗。三生:佛家语,指前世、今生、来世。 【赏析】 此词为作者在元宵节观灯后所作,是一首咏物词。上阕写元宵夜游赏灯的情景。“眉月小”,形容元宵之夜的月亮很小。“红烛画楼歌绕”描写了元宵之夜人们欢聚一堂、欣赏歌舞的情景。“唱到刘郎频笑道”中的刘郎指的是唐明皇(李隆基)
注释: 花雾温暖,红彤彤的海棠花盛开了一半。毡子坐垫,春日已换了四个春天。今天官职已经满了。 好上鳌坡虎观,好去御屏香案前,不要嘲笑我行色缓慢。等待你回来作伴。 赏析: 本首词为庆贺友人教职期满而作。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全词充满了浓厚的惜别之情。 “花雾暖”三句,写初春景色,点明时间在暮春。花雾,指花气如雾;暖,指气候温和。此言天气虽暖,但还寒意未消。“毡坐”,指毡席之座位
【注释】 谒金门:原出《尊前集》,调名意指“问君何事”。 春寒薄:春风微寒。 宿酲:酒后的宿醉。 东风吹月落:东风吹拂,明月西沉。 别手临歧曾记握:分别时依依不舍,记得曾经相握手。 【赏析】 《谒金门·春寒薄》是南宋诗人姜夔创作的一首词。词人借咏别之情来表现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此词上片写离情,下片写别意。全词语言清丽婉约,感情深挚缠绵,是宋词中的佳作。 开头两句“春寒薄。睡起宿酲生恶
【注释】: 金门:宫名,在今河南开封市。 人磊落:人的胸怀坦荡。 移赞高邮蓉幕:指作者被调任为高邮知府的职务。 采笔生春和气作:指用笔写诗,抒发春天的气息。 军民同此乐:边关军民共同享受欢乐。 米白鱼肥如昨:指丰收的景象。 别后情怀何处托: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向哪里寄托呢? 寒光倚山阁:形容诗人独自面对青山时的孤寂。 赏析: 《谒金门·人磊落》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词
【诗词】 谒金门 · 赠雕銮匠 天赋巧。刻出都非草草。浪迹江湖今欲老。尽传生活好。 万物无非我造。异质殊形皆妙。游刃不因心眼到。一时能事了。 【注释】 1. 天赋巧:指天生的技艺巧妙。 2. 刻出:形容技艺精湛,作品生动。 3. 浪迹江湖: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4. 尽传生活好:将技艺所体现出来的生活之美传承下去。 5. 万物无非我造:指万物都是由人创造的,表达了对技艺人的赞美。 6.
【注释】: 谒金门·寒食临川平塘道中:词牌名,双调,七十三字,上片六句四仄韵;下片七句五仄韵。 寒食临川平塘道中:清明前一天的寒食节,在临川(今福建南平),作者在平塘道上经过。 溪水漫:指溪水流得很急。 岸口小桥冲断:指小桥被溪水冲断了。 沽酒人家:卖酒人家。 巷短:小巷很短。 柳阴旗一半:指路旁的柳树荫遮住了旗子的一半。 细雨鸣鸠相唤:细雨时鸟叫声相互呼唤,即春雨时节。 曲港落花流满
春几许。红透数枝花雨。管领风光谁是主。酒边人楚楚。 好与写将乐府,剩与画教眉妩。醉后不知庭院午。隔帘双燕语。 【注释】 (1)谒金门:词牌名。 (2)红透数枝花雨:形容花盛开得十分美丽,像下了一场花雨一样。 (3)管领风光谁是主:意思是谁能够主宰和统领这美好的风光呢? (4)写将乐府:即写一首乐府诗。 (5)画教眉妩:指画眉的美人。 赏析: 《谒金门· 酒后偶忆》。这是一首咏叹春光的词
山人坐。把酒歌呼相和。起舞尽教乌帽堕。归来头不裹。 注释:山人,指隐士或诗人。把酒歌呼相和,举杯唱歌,互相呼应。起舞尽教乌帽堕,跳起舞蹈,把乌纱帽都摔落。归来,回到山中。 译文: 山人坐,举起酒杯唱歌,与同伴相互应和。跳起来舞蹈,把乌纱帽都摔落地上。回到山中,没有其他事情。经历过世人的人情世故,对于身外虚名已经参破。除了醉乡之外没有其他的世界。神仙在天界,我在地上。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怀之作
谒金门·西斋得梅数枝 多少恨。不见旧时风韵。浪蕊浮花都懒问。江头春有信。 夸甚寿阳妆镜。说甚扬州诗兴。云破月来堪弄影。世闲无此景。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又名“忆秦娥”。 西斋:指词人住所的书房。 梅花几枝:指作者在书房里得到的梅花。 一日为泽倅崔仲明所窃:指一天崔仲明偷走了作者的梅花。 泽倅:官名,即知州。 感叹不己:感叹不已。 因赋:因此写下了这首词。 浪蕊:指随风飘荡、随波逐流的花朵。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写作背景来分析理解。 (1) 首句“色香可爱”是说梅树的枝条长满了梅花,色彩鲜艳,香气扑鼻,十分可爱。“一日为泽倅崔仲明窃去”是说这一天我被友人崔仲明偷走了几枝梅花。“感叹不己”,指我对此感到非常惋惜、遗憾。“因赋”是说由此写下了这首词。这是一首咏物词作。 (2) 下片前两句“随健步。已过市桥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