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注释】: 清光溢:清光洒满。 影转画檐凉入:影子在转,好像凉风透过画屋的檐角进入屋内。 无云天更碧:天空没有云彩,显得更加湛蓝。 满引送君何惜:用满满的一杯酒来送你。 吾曹今夕:我们今晚。 目断秋江君到日:目送你渡过秋天的江湖。 潮来风正急:潮水上涨,风势正紧。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送朋友离开时的一首赠别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写景,先写室外的景色,再写室内的陈设。下片写情
谒金门·晚晴薄 一片杏花零落,纵是东风浑未恶。二分春过却。可怪寒生池阁,下了重重帘幕。忽见旧巢还是错。燕归何处著。 注释 - 晚晴薄:形容天气晴朗,但气温较低。 - 一片杏花零落:形容春天的花已大部分凋零。 - 纵是东风浑未恶:即使东风带来了温暖,春天的气息也还未完全展现。 - 二分春过却: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但仍有一半的时间。 - 可怪寒生池阁:令人感到惊讶的是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春又晚。风劲落红如剪。 - 注释:春天已经晚。风吹的很紧,落花如同剪刀般整齐落下。 - 赏析:这句诗描绘出春季傍晚的景象,风力强劲,落花纷纷如被剪刀裁剪过般整齐,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宁静的画面,反映出诗人对季节更迭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2. 睡起绣床飞絮满。日长门半掩。 - 注释:从梦中醒来后,看到绣床上满是飘落的柳絮。阳光透过门缝斜射进来。 - 赏析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双调,五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上阕第二、四、六句押仄声韵;下阕第四、五、六句押仄声韵。 春梦怯。人静玉闺平帖。睡起眉心端正帖。绰枝双杏叶。 整首词的意思是:春天的梦境让人畏惧,在寂静的闺房中安歇。睡醒之后,她发现眉毛间还残留有初眠时的痕迹。她用双手轻轻拨动着树枝上的两片杏叶,那是刚刚醒来时的动作。她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裙,然后缓缓走出闺房,来到花园里寻找正在飞舞的蝴蝶
《谒金门》是韦庄的代表作之一,其情感深沉而富有艺术魅力。以下是关于这首词的逐句释义: 1. 春夜景致描写: - 描绘了烟墅暝色和花梢魂未醒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 通过“雨歇花魂未醒”和“红消香残”,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 - “晓起但见曲曲屏山一扇又一扇”展现了清晨醒来后的所见所感,屏风上的山水画面增添了一丝梦幻色彩。 2. 女子形象描绘: -
【诗词】 谒金门 · 己巳为内子寿 香篆袅。瓶里梅英犹小。鸳瓦霜华晴欲晓。今年生日好。 鬓绿颜朱不老。女嫁儿婚将了。四世团栾同一笑。人间如此少。 【注释】 1. 谒金阕:原指唐代教坊曲名,后泛称词牌名。 2. 己已:干支六十位之一,属己,表示年份。 3. 内子:妻子。 4. 寿:祝福长寿。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祝寿词。全词以咏物起兴,然后写自己及家人的欢乐之情。 上片“香篆袅。瓶里梅英犹小。”
【注释】 谒金门·其三:《谒金门》是唐教坊曲。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转一平韵。上片第一、二句对仗;下片第一、二句对仗,第三、四句亦然;第四句与第一句对仗。此词为作者的代表作之一,描写暮春时节,一位女子在花下采香的情景。上片写景;下片写人。上片“春又晚”点明季节,“枝上绿深红浅”描绘了春天景色,“采香人渐远”则写出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译文】 春天又到了晚春的时候,树枝上的绿叶浓茂
【解析】 此为“长调”小令,全词上下片各五句,共十句。上片写景抒情,下片抒情。首二语点明了江南的景色与心情,“愁脉脉”,写出了作者对江南的深深眷恋,也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无限思念;“烟树重重芳信隔”写出了江南的景色,“烟树重重”是江南特有的景色,烟和树,一远一近,一虚一实,相映成趣,而“重重”又突出了烟雾缭绕的迷离朦胧之感,这既表现了江南景色的秀美,也暗写了作者此时内心的迷茫、惆怅
【诗句释义】 春天的草是碧绿的,记得去年寒食节时的情景。穿着白纻衣和红裙,香气扑鼻。折花欢闹着迎接客人。 好在江南江北,燕子不会传报消息。醉眼朦胧,害羞面红。令人断肠的是,她记得那件事。 【译文】 春日的草地上一片碧绿,记得去年清明时节的情景。那时身着白纻衣、红裙,香气扑鼻,欢快地欢迎来客。 幸好在江南江北,燕子不会飞来报告。我醉得睁不开眼睛,脸红得像熟透的桃子。 让人肝肠寸断的往事
罗帐薄,缥缈绮疏飞阁。红地团花金解络。香囊垂四角。 尽日春风帘幕,谁见绿屏纤弱。云压枕函钗自落。无端春梦恶。 注释: 1. 罗帐薄:指帐子很薄。 2. 缥缈:形容轻飘、渺远。绮疏飞阁:指用绮丽的花纹装饰的飞阁。 3. 红地团花金解络:红色底上绣着花朵,并用金色来装饰。 4. 香囊:装有香料的小袋子。四角:指香囊上的四个小角。 5. 尽日:一整天,整个白天。春风帘幕:形容帘幕被春风轻轻吹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