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谒金门·春半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 春已半:春天已经过了一半了 触目此情无限:眼前的景象让我的心情变得无限感慨 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我在这栏杆上徘徊,但愁绪却似乎与天空无关 译文: 春天已经过了一半了,我看到的一切让我心情变得无比感慨。我在栏杆上徘徊,但愁绪却似乎与天空无关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此词是作者对堂妹出嫁时作的一首赠别的词。 风动竹:形容风吹竹叶发出的声音。 清遍一窗梅溽(mò):窗户里充满了梅花的香气,像梅子熟透一样。 乘凤玉:乘着凤凰般的玉饰(指车驾)。 仙裳飘雾縠(hú):仙女的衣服飘动起来就像水雾一样。 来嫁吾门公瑾叔:嫁给我们家门中的周瑜叔叔。 公瑾:周瑜的字。 天上人间愿足:愿在天上人间都满足。 浓缭
谒金门是中国古代词牌名,属于中吕宫。此调双调,上下阕各四句三仄韵或四仄韵,共六十字,平仄互协,对仗精严,格律严密。 山雨绝。山重冷如冰雪。窗外芭蕉三两叶。影排窗上月。 醉枕惊回蝴蝶。好梦无人共说。心事悠悠芳草歇。不眠听鼠啮。 【注释】 谒金门: 1. 谒:请求。金:指“金缕衣”。古代妇女的一种服饰。 2. 金缕衣:一种华丽的衣裳。 山雨绝。山重冷如冰雪。窗外芭蕉三两叶。影排窗上月。 注释一
谒金门 春睡重。睡起烟销鸾凤。着雨柳绵吹易动。风帘花影弄。 过雁空劳目送。纵有音书何用。有意相思无意共。不如休做梦。 注释: 1. 春睡重:形容春天的困倦程度很深,像是睡了很长时间,醒来时还感到十分疲倦。 2. 着雨柳绵:被雨水打湿的柳絮。 3. 风帘花影:风吹动窗帘和花的影子,给人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感觉。 4. 过雁空劳目送:意思是看着飞过的大雁,徒然浪费时间而感到失望和无奈。 5.
【注释】 ①谒金门: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 ②风又雨:风雨交加。 ③残春归去:指暮春时节的光景已过,春天即将结束。 ④人面桃花:形容女子的容貌像桃花一样美丽可爱。 ⑤绿阴空满路:绿荫密布,满目苍翠。 ⑥柔肠一缕:形容情思缠绵,愁绪难断。 ⑦碧云:青白色的云朵。迷洞府:指云雾缭绕,看不见山岭。 ⑧杜鹃啼日暮:指杜鹃鸟在太阳落山时啼叫。 ⑨赏析:这是一首闺怨词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韵。上片第三句为“平平”韵,第四句为“仄仄”韵,下片同。 云树直:形容山势高耸入云端,树木直立于天空。 半空犹湿:雨停后,云层还未完全散去,空气中仍有些湿润。 山影插尖:远处的山峰像尖刺一样插入云霄。 依依衔落日:鸟儿依恋着太阳,不愿离去。 远岸双飞鸂鶒:在远处的湖边,有两只鸂鶒在飞翔。 一水无情自碧:湖水清澈,仿佛没有什么情感。
谒金门 归不去。归去又还春暮。洞里小桃音信阻。几番风更雨。 相伴竹筇芒履。穿尽松溪花坞。早是行人贪道路。声声闻杜宇。 注释: 1. 谒金门: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又名“秋蕊香”、“金明楼”。 2. 归不去:意思是无法回去,形容心中依依不舍。 3. 归去又还春暮:意思是刚刚回到家中,又到了春天将尽的时刻。 4. 洞里小桃:指的是桃花,因为桃花常常生长在洞穴之中。 5. 几番风更雨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又名“忆秦娥”。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 深院宇:深宅大院。 苔径流钱:庭院里长满青苔的小路上,有钱币滚落下来的痕迹。 银泥蜗篆:银质的泥瓦上的篆文。指屋檐上或墙壁上刻着的吉祥文字。 多应无主:多半没有人来管了。 痴儿:愚人、傻子。 喧笑语:嬉笑声。 买将春色去:把春天的美好景色都买到家了。 【赏析】 《谒金门·深院宇》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所作的一首词
《谒金门》赏析 《谒金门·恰似断魂江上柳》,这是五代词人韦庄所作,其词作以独特的情感与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词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此词以江边柳树为引,抒发了词人对春去秋来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哀愁。 “恰似断魂江上柳”开篇即点题,用“恰似”两字引出词人对江上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断魂”一词,直指内心之情,透露出一种无法自拔的悲痛和失落感。柳树作为春天的代表,本应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注释】: 金人南渡,南宋朝廷偏安于江南。“书一纸”三句,写女子收到丈夫的书信,拆开一看,见丈夫的字迹如新而心已碎。“蹙”为皱的意思,这里指愁眉紧锁。翠,青绿色的发饰物。 “怕落傍人眼底”二句,写女子生怕丈夫的情意被旁人看见,于是把信紧紧抱在怀里。“和衣”为睡时将身体缩成一团。 【赏析】: 《谒金门·春恨》是南宋词人李清照的一首小令。上片起首两句,写女子拆看来信时的情态。“书一纸”,即一封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