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吉
【注】哈马塘:古地名,今在广西。 注释: 1. 路:小路。肩舆:轿子。 2. 山如重甗合:像重叠的甑一样连在一起。 3. 人亦左担行:人们也像扛着东西一样行走。 4. 竹密都题字:竹子茂盛得连竹筒上都能题字。 5. 花香不识名:花香浓郁到连它的名字都分不出来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象,通过精细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永宁道中 一马行天半,双旌逼岭头。 涧光黄夺月,山势黑吞州。 蚁穴开平郭,猿梯直戌楼。 人家止三两,相对雨中愁。 注释: 1.永宁道中:指在永宁道的途中。 2.一马行天半:形容马跑得飞快,仿佛要飞上天空。 3.双旌逼岭头:指两座旌旗高耸在山上,如同逼近山顶。 4.涧光黄夺月:形容涧水的光芒如同金黄色的月亮一般明亮。 5.山势黑吞州:形容山峰的形状如同黑色的大口,将周围的地区都吞噬进去。 6
注释: 百盘升作岭,一石削成台。 山上的树木盘旋而上,形成了一座山岭;一块巨石被雕琢成一座高台,十分奇特。 山笋高逾屋,天风响若雷。 山中的竹子长势旺盛,甚至超过屋顶;阵阵风吹动竹叶,如同打雷般震耳欲聋。 澹红双径羃,新绿一窗开。 淡红色的小径蜿蜒曲折,绿色的窗户半开半闭,透入些许光亮,让人感觉清新宜人。 正好容危坐,斋钟莫屡催。 正好可以安心地坐下来读书,斋堂的钟声不要频繁催促。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是一首五言绝句。以下是逐句释义: 险绝鸡公岭,枝蟠百斛蛇。 上楼天欲堕,攀树日初斜。 怪石团孤寺,蛮烟簇几家。 下山途更窄,警客有栖鸦。 注释:险绝:形容地势险峻。枝蟠百斛蛇:形容树枝盘绕如同百斛之蛇。上楼天欲堕,攀树日初斜:形容站在高处向下观望时,觉得天要塌下,太阳快要落山了。怪石团孤寺,蛮烟簇几家:形容山上有奇特的石头,山下有烟雾缭绕的人家。下山途更窄,警客有栖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1句: 路穿岩 - 翻译:小路穿过山岩。 - 注释:描述了一条曲折的小径,通过险峻的山峰。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山岩险峻的景象,为接下来的诗句做了铺垫。 第2句: 万仞峰何峻,岩腰豁一扉 - 翻译:巍峨的万丈山峰多么陡峭啊,山腰处却开有一缝隙如一扇窗。 - 注释:万仞指的是极高,形容山峰的高不可攀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具体语境来分析。 “过得鸡公岭,蛮风说亦愁”的意思是经过鸡公岭,蛮族的风吹过来也很令人忧愁。“蛮”“愁”,点出此地少数民族居住,有异域风情。 “春田喧蟋蟀,晴木啭鸺鹠”的意思是春天田野里鸣叫的蟋蟀和晴天树上叫唤的猫头鹰。“喧”,“啭”,写出了景物的特点。 “雷雨辄排户
【解析】 “自永宁州署发至北口塘值雨”是说:我自从永宁州官府出发,一直走到北口塘,正在下雨。 “百折途如绠”,“百折”,曲折;“绠”,汲水用的绳子。此句意为:曲折的路途就像一根绳索。 “千林昼若昏”,“千林”形容树林很多,遮天蔽日;“昼若昏”指白日里像黄昏一样暗淡。此句意为:茂密的树林在太阳下一片阴暗。 “岭藏初祖塔”,“初祖”是佛教语,意即本尊、佛祖,这里特指南岳衡山南岳祝融峰上的南台
革拨塘遇急雨 百道飞泉合,鱼龙欲上天。 戍楼何处在,野水忽无边。 径仄花迷眼,厓倾棘刺肩。 夜程犹十里,愁绝马难前。 译文: 革拨塘遇到急雨,百道飞泉汇聚,鱼儿和龙想要飞升到天空。 戍楼在哪里?野水突然变得无边无际。 小径曲折难行,花朵遮住了我的视线,崖壁倾斜我需要用力才能攀上。 夜晚的行程还有十里,让我感到无比的忧愁和恐惧,难以前行。 注释: 1. 革拨塘:地名,可能是作者所在的地方。 2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气势磅礴而著称。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 1. 白蜡坎道中(白话释义) - 白蜡:指白色的蜡或蜡烛,这里可能是指道路旁的景物。 - 坎:低洼的地方。 - 道中:在道路上行走。 - 关键词:蜡烛、低洼、道路。 2. 忽觉身无据(白话释义) - 突然之间,觉得自己没有依靠,形容感到孤立无助。 - 关键词:感觉
夜黑行三重堆泛南诸山中 在黑暗的夜晚,行进于三层堆叠的山路之上。 卅里羊肠路,高低夜色浮。 三十里的狭窄山路,高高低低的夜色笼罩。 虎风腥扑面,榴火艳抬头。 如同猛虎般的气息扑面而来,炽热的火焰从天空燃烧至地面。 雨急三层磴,云迷百尺楼。 雨势急促,使得三层石阶显得更为陡峭;云雾弥漫,将百尺高楼掩没。 林梢一声磬,隐隐出平畴。 在树林的梢头,传来一阵钟磬声,声音渐渐清晰,仿佛从广阔的田野中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