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克文
【注释】 眼儿媚:词牌名,又名“凤衔杯”、“眉妩”等。唐教坊曲名。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平韵。 倦态:形容人感到疲倦的状态。 轻柔:形容女子的娇嫩和柔美。 晚妆残:指女子晚间的妆容已经凋谢。 漫漫:形容春意浓厚。 二分花外:比喻花朵的一半。 三分月上:比喻月亮的三分之一。 一半眉间:比喻眉毛的一半。 楚岫巫山:指楚国的群山和巫山。这里用来比喻相思之情。 【赏析】
【解析】 此词为作者冬夜假寐时,朦胧听见下半阕的即景之作。全词以燕子重窥旧巷门起兴,写旧日春色不再;以月暗香沈、尘飞云散收束,抒发今不如昔之感慨。“帘栊”“画楼”是借指自己和妻子的住处,“人去久”是说妻子早已离去,“掩涕转归轮”是说自己因思念而流泪,转回床上辗转难眠。 【答案】 ①第一片:燕子重窥旧巷门,帘栊一抹黯离痕。 译文:燕子又来到旧时巷口的门口,只见残破的帘栊映照着斑驳的旧影。 注释
【注释】 绮兴:指词人的闲情雅兴。删:删除。闲闲:悠闲的样子。盘桓:徘徊留恋。无赖:调皮、捣蛋。秋风:这里指秋天的风。不胜寒:承受不了寒冷。阑干:栏杆。怕说更残:害怕天快亮了。更残,指更深夜长,即夜深。强抛:勉强摆脱。心事:心中的事情。惘:怅惘,失意。且醉为欢:姑且痛饮以求欢乐。 【赏析】 《浪淘沙》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此词上片写秋景,下片抒写羁旅行役中的愁情。全词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
【注释】 好女儿·题眉云遗像:题写女子画像上的词句。 相依:相互依赖。 算今番、一别沈消息:算来这次分别后,再也看不到她的音信了。 怅前宵梦短,此生肠断:因梦见她而感到悲伤,以至今生难以忘怀。 何日魂归: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她的身边。 剩有真真须唤:只有梦中的真真能够呼唤。 重见、旧腰围:重新拥抱着曾经的自己。 江头、海角逢迎处,但闲庭永昼,小楼凄雨,芳树斜晖:在江头海角那些欢聚的地方
浣溪沙·冬夜假寐 还忆春江三五月,阑干倚处花如雪,墙外鸟声啼遍彻。 乍抛残梦无人说,闲剔银釭寒自怯,遥夜时闻金漏咽。 注释:浣溪沙:一种词牌名,又名“小庭花”、“玉楼春”。 还忆:还记得。 春江:春天的江水。 阑干:栏杆。 倚处:靠在栏杆的地方。 花如雪:像雪一样白的花。 残梦:未完成的梦想或愿望。 闲剔银釭(gōng)寒自怯:独自在灯下剔着银色的灯芯感到寒冷而颤抖。 遥夜:遥远的夜晚。
【注释】 (1)“一年容易过”:一年很快就过去了。 (2)“又到中秋节”:又到了中秋节。 (3)“不见去年人”:见不到去年的那个人。 (4)“空对当时月”:只能看着当年的月亮。 (5)“去年江上逢,今岁江天隔”:去年在江边相遇,今年却隔着江水。 (6)“明月又团团”:今年的月亮圆又圆。 (7)“人自伤离别”:因为要离别而伤心。 【赏析】 《生查子·元夕》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此为小令体。 明月(指月亮):比喻人的清高品格。 笙歌灯火:指歌舞宴会。 纤纤:形容手指细长。 【译文】 明月贪看不下帘,今宵何似似江南,笙歌灯火几人耽。 远树都能分历历,轻云未许著纤纤,兴来人定我犹酣。 【赏析】 这是一首写月下宴饮的词。 上阕开头两句“明月贪看不下帘,今宵何似似江南”是说:皎洁的月光照射着帘子,不忍让它落下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与鉴赏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词上片写女子因相思而伤怀,下片写女子思念丈夫的苦楚。全词表达了女主人公因怀念远方的丈夫而产生的惆怅、哀愁之情。 “漫数禁愁又几时?”意思是说:我不禁反复地数着离别的日子,不知过了多少天了。“禁愁”就是“禁”和“愁”两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愁闷”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格式和内容。 1. 诗句释义: - 好女儿·登墙子河外市楼:这是诗的标题,表明诗歌的主题是关于女儿登上墙子河畔的市楼的情景。 - 约到黄昏,打叠温存:这里的“约到了黄昏”可以理解为约定的时间已经到了傍晚,而“打叠温存”则意味着收拾好心情,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人或事情。 - 便相从、缓步秋风里:表达了女子与爱人一同在秋风中漫步的情景,这里的“相从”指的是两人同行
江上曾闻吹玉笛。凝露桥边,总是教人惜。不见垂杨依旧碧,眼中明月无今昔。 注释:在江上曾经听到有人吹奏玉笛。在凝露桥边,总是令人感到惋惜。但是再也见不到那垂杨柳仍然碧绿了,眼中的明月也没有现在这样明亮清晰。 簸起闲尘犹独立。满袖西风,渐觉催寒急。红树黄花何处觅,断堤衰草迟行迹。 注释:把地上的尘土扬起来独自站着。衣袖被西风吹得生疼,渐渐感到寒冷逼人。到哪里去寻找那红花绿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