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
【注】:列之将归温陵以诗告别因次韵送行二首 相逢海上欲忘年,谁似君家父子贤。 气比金茎吞沆瀣,文如岩壑带云烟。 追随里巷吾无伴,独步诗骚子有权。 青紫他年应俯拾,定中何必问诸天。 注释: 列之将回温陵,我写了这首诗来表达我的离别之情。 在海上相逢,仿佛忘记了彼此的年龄,谁又能比得上您家父子的贤明呢? 您的气魄如同吞下金茎中的沆瀣一样清澈,您的文章如同山间岩石上的云雾一样飘渺。
这首诗是诗人在己巳二月(公元1069年)寄给儿子们的一首五言诗,表达了他对自己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人的思念。下面是逐句释义: 己巳二月已发书 —— 这是诗人在二月已经发出了书信。 殊不尽意偶成长句 —— 表示他的书信并没有完全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偶成长句 —— 偶然写成了很长的句子。 寄诸子侄并示元发商叟德举资 —— 寄给所有的子侄们并且给元发、商叟、德举和资等人看。 囊空无物寄妻儿 ——
以下是对《秋夜宿破山寺绝句》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诗句解释及译文: 萧洒襟怀慕子猷, - 萧洒:意指潇洒自在。 - 子猷:晋朝文人王献之,以其超脱世俗而著称。 - 译文:我心怀潇洒自在地羡慕王子猷的风采。 剩栽修竹径通幽。 - 剩栽:意为随意栽种,不拘形式。 - 修竹:修长挺拔的竹子。 - 译文:随意栽种了几根修长的竹子,形成了一条通往幽静之地的小径。 三间远比渊明宅
小桥浮动似乘槎,坐看归牛带晚鸦。 风卷断云飞玉马,水摇明月走金蛇。 影翻凤尾槟榔叶,香散龙涎茉莉花。 绝景胜游仍有伴,不妨流落在天涯。 注释: 1. 小桥浮动似乘槎:形容小桥在水面上轻轻摇曳,如同乘着槎船一样。 2. 坐看归牛带晚鸦:坐着看着黄昏时分的牛群和乌鸦。 3. 风卷断云飞玉马:形容风吹动云朵,仿佛玉马在天空中飞翔。 4. 水摇明月走金蛇:水面上月光闪烁,仿佛金蛇在水中游走。 5.
【注释】 记梦一首:诗人在梦中来到了姜山寺,竹径松门夜不关。 堂上千灯还闪闪,池中一水自潺潺。 十年迥悟空心法,万里归寻葬骨山。 攲枕觉来城角动,床头残月尚弯环。 译文及赏析: 我梦见自己来到姜山寺,只见竹径松门夜不关。 寺庙殿堂上千百盏灯火闪烁不定,池塘里清波荡漾。 已经过了十年的修行,我已经把佛心遗忘了! 千里迢迢地回到故乡寻找父母的坟墓。 斜靠枕头刚醒来就看到城角有风动。
丁卯二月二十七日与客纵步至判官陈师正所居前有花竹后有港浦爱其幽胜退作此诗师正历官九任今年六十有一母年九十二岁杜门养亲不复仕宦盖琼士之安贫守道者也 这首诗是作者对陈师正的赞美之作。诗人描述了自己与客人在陈师正的居所附近漫步,看到前方的花竹和后方的港浦,感受到这个环境的美丽和宁静。他赞扬了陈师正的才华和品格。 "幽居非是避危机,涩勒遮藏客到稀。" "幽居非是避危机,涩勒遮藏客到稀。"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袅袅秋风度泬寥,卧闻微雨打芭蕉。 - 注释: "袅袅秋风"形容秋风吹拂的轻盈姿态;“泬寥”意味着天空广阔、空旷无云的景象。"卧闻微雨打芭蕉"描述了诗人在安静的环境中听到细微的雨声,这声音似乎打在了芭蕉树上,增添了一份静谧和哀愁。 - 赏析: 此句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秋天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2. 黄花篱落重阳近,白发江津客路遥。 - 注释:
堤柳垂垂拂路尘,长条祇解绊归人。 营巢燕子穿帘急,带雨花枝照眼新。 一壑风烟如可擅,满床书帙未全贫。 狂吟痛饮须公等,枯木庵前草自春。 注释: 1. 堤柳垂垂拂路尘:指堤岸上长长的柳树垂下的枝条轻拂着路上的尘土。 2. 长条祇解绊归人:意思是柳条只是能够绊住回家的人。祇解绊,意为只知道、仅能。 3. 营巢燕子穿帘急:营巢的燕子急促地穿过窗帘。 4. 带雨花枝照眼新
孟坚将北归,枕上成送行。 还家准拟作重阳,行止升沉岂在忙? 童稚迎门归亦好,云山作伴住何妨。 经行汝政穷幽赏,宴坐吾今喜夜长。 解柁径须寻旧隐,诛茅先葺竹间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筛选关键语句,概括其思想内容,并结合题目要求作答,注意不要遗漏要点。 阜通阁: 危阁峥嵘枕碧流。 筹心机虑匪人谋。 千帆不隔云中树。 万货来从徼外舟。 富国要先除国蠹。 利民须急去民蟊。 使君不日归华近。 要路翱翔遍十州。 【注释】 ①“危阁”:高而险峻的楼阁。②“峥嵘”: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峻突兀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