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筛选关键语句,概括其思想内容,并结合题目要求作答,注意不要遗漏要点。 阜通阁: 危阁峥嵘枕碧流。 筹心机虑匪人谋。 千帆不隔云中树。 万货来从徼外舟。 富国要先除国蠹。 利民须急去民蟊。 使君不日归华近。 要路翱翔遍十州。 【注释】 ①“危阁”:高而险峻的楼阁。②“峥嵘”: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峻突兀的样子
【注释】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古人有登高望远、遍插茱萸的习俗。野趣亭:指在野地中建造的游憩之地。吴德永:名不详。裴尧文:名不详。杜志林:名不详。林元宪:名不详。李彦实:名不详。严君锡:即严武,字君锡。魏介然:名不详。予八人:作者与另外八位朋友。因成拙诗以纪一时之集:因此写下这首诗来记录我们这次聚会的情景。 【赏析】 这首七律是诗人与朋友们在野趣亭欢聚畅饮后,写下的一首纪实之作
【注释】: 八月十六夜江边对月,即《八月十五夜玩月》。 晚雨冥蒙洗瘴尘,断云遮月尚鳞鳞。 冥蒙:昏暗迷漫的样子。瘴尘:岭南一带多瘴气,故称瘴尘。鳞鳞:形容云彩浓密、重叠的样子。 影涵涨浦摇金镜,光动天街碾玉轮。 涨浦:水涨时汇成的湖泊。摇金镜:比喻月亮像明晃晃的镜子。 光动天街碾玉轮:比喻月光像碾碎的玉轮。 村市更无沽酒客,小楼时见卷帘人。 沽酒客:买酒的人。卷帘人:指在楼上望月亮的人。
【注释】 1. 脱屣:把鞋子脱下来。尘寰:尘世,指人世间。委蜕蝉:比喻死后化为蝉。蝉蜕皮后仍保持蝉的形状,故云。2. 真形渺渺驾非烟:真身(灵魂)渺无踪影,驾乘着无形的烟雾。3. 丹台:道教语,指炼丹炉。4. 宴坐:静坐冥想。我方依古佛:我正依靠古代高僧修道。5. 空行汝去作飞仙:你(儿子)可以自由地升天而去成仙。6. 恩深父子情难割:父母养育之恩深厚,父子之情难以割舍。7. 泪滴千行到九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等;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歌的基本意思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句加以分析;最后根据题目要求,用简洁的文字对答案进行概括,或直接引用相关语句进行赏析。 “一瓣黎沈彻九幽”,这两句是写诗人所居之地的阴冷。这里用了比喻手法,将“一瓣”比作“黎沈”,形容其深暗
【注释】 丙寅元日:即元代的元旦。丙寅,天干地支纪年法中丙寅年为公元1266年;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独追维三伏(fú)中荔支之胜又江浙所不及也:意思是我独自追思在炎热的三伏天中品尝了荔枝的美味,这是江南和浙江两地无法比拟的。 因并见于诗:因为这首诗将这三件事都写进去了。 【译文】 新年偶叹嗟,海南风物异中华。 溪边赤足多蛮女,门外青帘尽酒家。 庭院秋深时有燕,园林春半已无花。 堆盘荔子如冰雪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汝到家时解我忧,归来何处遇中秋。 - 注释: “汝”指孟坚,“解我忧”表达了对孟坚归来的期盼和内心的忧虑。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团圆和和谐,但这里可能寓意在中秋佳节未能与孟坚团聚的遗憾。 - 赏析: 诗人通过询问孟坚何时能回家来表达自己的期待。同时,中秋未圆的愿望增添了诗歌的深情和含蓄,体现了诗人对家人或朋友的思念之情。 2. 梦游沧海休回首,路入浯滩稳泛舟。 -
【注释】 结茅:建茅舍。坡顶:山冈的顶部。平川:平坦的河流,指江水。衮衮:水波滚滚的样子。瀚海:沙漠。森森:草木茂盛的样子。庭户:院落的门户。雾隐楼台欲雨天:烟雾弥漫中,隐隐约约的楼台若隐若现。玉帐:用白玉装饰的帐幕。刁斗:古代行军时用的铜制器具,夜间敲击以报时。却来闲处玩林泉:在闲暇的时候来山林间游玩。【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占得城东胜概全,月当庭户初圆夜,雾隐楼台欲雨天的美景
【注释】1、桃笙:指桃花。2、涩勒:形容桃花盛开时枝头密匝,如勒(束)。3、漫成林:指桃花开满树。4、并立林亭一径深:指园中亭台小道纵横交错,曲折幽深,犹如迷宫。5、双凤影:指月亮下,两只凤凰在树枝间飞舞的景象。6、二龙吟:指风吹树叶发出的声音。7、夷齐操:指的是伯夷、叔齐的高风亮节。8、鲁卫心:是指鲁国人的高尚品德和卫国人的精神风貌。9、寄语园人频爱护:意思是希望园丁们多加保护和照顾这些花木
久旱得雨奉呈申之权郡学士 不用椎牛渎帝乡,精诚端可格穹苍。 举头忽见千山雨,默祷惟凭一瓣香。 已度南天三伏旱,未妨北牖午风凉。 老蛟欲睡重鞭起,莫遣晴鸠唤夕阳。 注释: 1. 久旱得雨奉呈申之权郡学士:长久干旱后终于下雨了,我把它献给你。 2. 不用椎牛:不用杀牛祭祀。 3. 精诚端可格穹苍:只有用诚心诚意才能感动上天。 4. 举头忽见千山雨:抬起头来,忽然间看到千山都在下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