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善鸣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在1082年(元丰五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云飞泉落两悠悠,积雨初收听鹁鸠。 眼底自怜僧可共,腰间那有带堪留。 亭台几日吟将遍,水石何时话再投。 更与相期烟火外,乱崖森树竹门幽。 注释: - 云飞泉落两悠悠:云飘飞,泉水流淌,景象宁静而悠远。 - 积雨初收听鹁鸠:经过长时间的雨后,听到鹁鸠(一种鸟名)的叫声。 - 眼底自怜僧可共:眼中所见之景
都门送王君静斋归里 去归且卧罗浮月,饱吃峰头四百薇。 注释:离开此地后,你暂且在罗浮山上休息,尽情享受那里的月光;在峰顶采摘四百棵薇草,满足你的美食之欲。 译文:离开此地后,你暂且在罗浮山上休息,尽情享受那里的月光;在峰顶采摘四百棵薇草,满足你的美食之欲。 赏析:此诗是送别友人的赠言。诗人在饯行时,以山为喻,劝慰朋友安心归隐。首两句写友人归隐后的安逸生活。"罗浮"指今广东境内的罗浮山。
这首诗是游海珠寺时所写,通过描绘海珠寺的美景和修行者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传达出禅宗思想中“无住生心”的核心观念。下面是对每句话的解释: 1. 渺渺洇波护佛灯,回澜光浸海云腾。注释:渺渺(遥远的样子),洇波(水漫过的意思),护佛灯(指寺庙中的灯光照耀着佛像)。回澜(海浪):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光漫(光影交错)。海云腾(形容海雾缥缈如云雾一般),这里的“腾”字用来形容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色。 2.
诗句解析与译文游海珠寺 泛泛仙槎偶北来,光涵四面水潆洄。 推开东阁收江月,分得南溟入酒杯。 境界离人真可爱,鱼龙吹浪莫轻猜。 两涯烟火声相接,笑我中流是岛莱。 注释 1. 泛泛仙槎偶北来:形容乘坐的船只如同仙界来的船一般。泛泛,轻盈的样子;仙槎,神话中的仙船。 2. 光涵四面水潆洄:指海面上波光反射四周,形成美丽的环状。潆洄,水流回旋环绕。 3. 推开东阁收江月:描述推开东面的阁楼
黄木湾头秋水清,美人江上挂帆行。 黄木湾头指的是珠江的一个渡口,秋水的清澈映衬着江面的美景。美人则指的是觉山洪侍御的夫人。她乘船在江上行驶,挂帆而行。这里的“美人”不仅指其人,也暗指江上的景色和氛围。 尊前莫惜此回醉,别后有怀空寄声。 尊前是指酒杯之前,表示宴会或聚会的场景。莫惜此回醉意浓,意思是不要吝惜酒力,享受这短暂的欢乐时光。别后有怀空寄声,意思是分别后思念之情难以表达
黄木湾头秋水清,美人江上挂帆行。 尊前莫惜此回醉,别后有怀空寄声。 珠海月明仙舫并,银河星烂鹊桥平。 人间天上团圆会,不道明朝两地情
赵善鸣,字元默。 顺德人。 明孝宗弘治十四年(一五〇一年)举人。 任南京户部员外郎,官至曲靖知府。 游于白沙之门。 工书法,其行草入神品,为世珍宝。 人称丹山先生。 著有《朱鸟洞集》。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有传。 生卒年:?-
赵善鸣,字元默。 顺德人。 明孝宗弘治十四年(一五〇一年)举人。 任南京户部员外郎,官至曲靖知府。 游于白沙之门。 工书法,其行草入神品,为世珍宝。 人称丹山先生。 著有《朱鸟洞集》。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有传。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