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洇波护佛灯,回澜光浸海云腾。
涛声入座清饶几,客子维舟静对僧。
两岸楼台随景见,长江帆影与时更。
此中妙义原无住,正是禅家第一层。

这首诗是游海珠寺时所写,通过描绘海珠寺的美景和修行者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传达出禅宗思想中“无住生心”的核心观念。下面是对每句话的解释:

  1. 渺渺洇波护佛灯,回澜光浸海云腾。注释:渺渺(遥远的样子),洇波(水漫过的意思),护佛灯(指寺庙中的灯光照耀着佛像)。回澜(海浪):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光漫(光影交错)。海云腾(形容海雾缥缈如云雾一般),这里的“腾”字用来形容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色。

  2. 涛声入座清饶几,客子维舟静对僧。注释:客子:游客或过客。维舟(停船):停下船只,准备停留。静对僧(安静地面对和尚):形容游客在船上静静地与僧人相对,享受宁静的时刻。

  3. 两岸楼台随景见,长江帆影与时更。注释:两岸:指的是海珠寺所在的岸边。楼台:指的是岸边的建筑。随景见: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长江帆影:长江上的帆船随着江流不断变换的位置和方向移动的影子。与时更:与时间的变化同步。

  4. 此中妙义原无住,正是禅家第一层。注释:妙义:深刻的道理或意义。原无住:原本没有固定的归宿或停留之处。禅家第一层:禅宗认为,最高的境界是没有固定的境界,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海珠寺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诗中的“无边”和“无际”等词语,形象地展示了海珠寺及其周围环境的壮丽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心境的宽广与深远。此外,“无住”一词更是禅宗哲学的精髓,表达了一种超越一切、不执着于任何事物的超然态度。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传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思想,即人应当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净,不被外界纷扰所动,从而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解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