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迪
山居 我家曾住越山隈,乔木春深紫翠堆。 堂上佩声朱履度,庭前山色玉屏开。 衣冠有恨先王后,家世应从南渡来。 文献只今三百载,清风白屋守蒿莱。 翻译: 我家曾经住在越山的边上,春天时树上的紫色和绿色的树叶交织在一起,像堆叠的锦绣一样。我的家门上挂着红色的衣饰,穿着红色鞋子的人走过,发出清脆的声响。庭院里的风景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美丽的山景仿佛打开了屏风。我对过去的朝代感到遗憾,因为我出生在南方
【注释】 1. 蔡茂:人名,此处指代一位朋友。 2. 五陵:泛指长安附近的五个陵墓区,这里借指繁华之地。 3. 夷门:即长乐门,为汉代长安城北门,是豪侠聚饮之所。 4. 易水:古代河流,在河北省境内,传说有“易水歌”流传。 5. 猿声、雁影:都是自然景物。猿声,山中的猿猴叫声。雁影,天空中飞翔的大雁影子。 6. 苍龙剑:传说中的宝剑,以龙纹著称,象征权力和地位。 7. 神光射斗牛:形容光芒四射
注释: 拟古王子安郊兴:模仿古代诗人王维郊游兴赋的写法。 清兴故人同:兴致相投的朋友一起出游。 柳烟晴泣露,蘋浦暗生风:春日里的柳树在阳光照耀下如烟雾般朦胧,清晨的露水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微风吹过苹草和蒲苇的湿地,发出沙沙的声音。 水牵残影绿,花送断香红:水面上的倒影被夕阳拉长了,映照着绿树的影子;花朵散发着香气,飘散在空气中。 只恐青山暮,金樽绿酒空:只怕山峦在黄昏时分变得暗淡无光
下面是对《咸阳怀古》的逐句解析: - 诗句原文: 城边人倚夕阳楼,城上云凝万古愁。 山色不知秦苑废,水声空傍汉宫流。 东流渭水千年绿,西望骊山三月红。 惟有五陵松柏在,苍苍曾阅几英雄。 - 译文: 城边上的人倚靠在夕阳楼,城上的云凝结着无尽的哀愁。 秦苑早已荒废不再知晓,汉宫的水声还在旁流。 渭水流过千年的绿色,骊山映照出春日的红花。 只有五陵的松柏依然挺拔,见证曾经几代英雄的兴衰。
诗句原文: 粤江江上思悠悠,若上扁舟双泪流。 去国身飘天外叶,还家梦断海边秋。 山从鸟影当空度,云傍猿声入夜愁。 远道六千过桂岭,穷荒垂死岂堪投。 注释解释: 1. 粤江江上思悠悠:粤江,指的是广东的江河,可能是指广东省内的河流,这里代指家乡或故乡。悠悠,形容思绪深远而绵长。 2. 若上扁舟双泪流:扁舟,指小船,泛指船只。泪水流,形容悲伤至极。 3. 去国身飘天外叶:去国,离开国家。身飘天外叶
【赏析】 此诗以《诗经·邶风·柏舟》中的“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句意为发端,抒发对姬乔的思念之情。 首联:“纱窗落日度黄昏,知是音容隔九原。” “纱窗”、“落日”、“度黄昏”等意象营造了一幅静谧幽深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凄凉悲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姬乔的深深思念。 颔联:“华屋不闻灯下语,妆台空想镜中魂。” 诗人通过对比,描绘出一幅“华屋不闻灯下语,妆台空想镜中魂”的画面
【注释】 折羽惊弦:雁断羽,惊弦。下渚蒲:指水滨的芦苇丛。分飞:分别飞走。归路失相呼;指离别后不能互通音信。哀鸣天际云堪伴:哀鸣声中,天边的云彩可以相伴。寒影江头月共孤:月光映照在江头,显得格外清冷孤独。北度关山乡国迥:指向北渡过关山,远离故乡。南依湘水稻粱无:向南依偎在湖南,却连一片稻粱都找不到。弟兄此日知何在:兄弟此时不知身在何处。望断穷秋恨亦枯:望穿秋水也不见踪影,愁绪已到极点。 【赏析】
【注释】 蓬莱:山名,在山东省。兴庆宫(宫名)在西安市南,为唐玄宗所建。莺啭:黄莺鸣叫。绮筵:华丽的宴席。柳外翠华承日转:柳树外,彩霞映着太阳转。 花前阁道与天连:花园前的楼阁道路与天空连接在一起。管弦声动千林晓,草木晴浮万井烟:管弦乐声使树林中的鸟儿惊动,花草在阳光下漂浮,烟雾弥漫着无数村庄。宸游:帝王的出游。睿藻:圣明的谋略。子云:张衡,字平子,东汉文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发明家。侍甘泉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年来知己叹飘零,谁唱离歌复忍听。 - 注释: - “年来”表示近年来。 - “知己”表示亲密的朋友或伙伴。 - “叹飘零”意味着感叹自己的漂泊不定。 - “谁唱离歌”询问是谁在唱歌,指代别离的歌曲。 - “复忍听”表示再次忍受这种离别的痛苦。 - 译文: - 近年来我感慨自己像落叶一样四处漂泊,谁又能唱出那令人心痛的别离之歌? 2. 有恨空江芳草绿,多情落日故山青。
戍鼓城分散暮鸦,无诸故垒到堪嗟。 青山犹记秦封域,芳草空馀越世家。 逐鹿旌旗云汉杳,钓龙台榭夕阳斜。 英雄牢落今千载,风雨萧萧起暮笳。 译文: 戍楼的鼓声在城边散开,黄昏时分乌鸦飞过。那些无诸的旧垒现在让人感到可惜。青山上还留有秦朝封疆的痕迹,芳草地上还留有越王家族的痕迹。追逐鹿的旗帜已经飘向遥远的云汉,钓鱼台的亭阁只剩下夕阳斜照。英雄们已逝去了千年,风雨交加的傍晚响起了哀伤的号角。 赏析: